中國是美國敵人? 美兩派激辯

2014-09-06 16:57

? 人氣

極右翼政論家布坎南。

極右翼政論家布坎南。

前駐華大使芮效儉指中國崛起對美國是挑戰,而不是威脅;美仍有超強地位,中國經濟總量快超越美國,但人均所得很低。極右政論家布坎南認為中國不會和平崛起,興起的與衰落的強權總會衝突,在東海南海,中美終須一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世界史上,一強獨霸的時代居多,如有兩強並立,其結果必是打得你死我活(所謂零和遊戲),力爭「一強安天下」的局面。百年前一戰前夕,德國和英國是世界二強,互不相容,一戰終於爆發,血戰四載,數千萬人橫死,德國潰敗,英國成為世界唯一超強。一戰結束後二十年,美國崛起,日本鬼子自不量力,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偷襲珍珠港,重創海軍基地,促成美國投入二戰。二戰結束,德國變成廢墟,英國亦沒落;美國本土未受戰火洗禮,戰後美國躍為寰宇超強。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冷戰時代開始,美國和蘇聯分別成為東西兩大集團之首,美蘇兩強對抗陰影籠罩整個冷戰時代,六十年代初古巴飛彈危機,冷戰瀕臨熱戰邊緣。

一九九一年,蘇聯共產帝國解體,集團分崩離析,雄風不再,美國獨掌世界唯一超強地位與霸權,全球莫可奈何。紅色中國於一九七八年在個子雖小卻大氣磅?的鄧小平的完全主導下,戰戰兢兢地推動改革開放,結果在二十多年後,中國大陸經濟與社會發生巨變,成為人類史上的一大奇蹟。從一窮二白變成經濟大國,史無前例,舉世驚歎。二零一零年是個轉捩點,中國在這一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僅次於美國。中國崛起,被政治經濟學家稱為二十一世紀最引人矚目的世界權力景觀的改變。以亞洲首富自居的日本驟失頭銜,寢食難安,乃傾全力護衛釣魚台(日本稱尖閣列島),以補國力與經濟力遽遜中國的落寞與悵然。

坐享世界唯一超強的美國眼看中國步步高升,經濟勢力處處延伸,軍事力量亦不斷提升,「天下第二強」的中國已在世界地平線上出現,美國不能不承認這個事實,但亦不願看到共產中國取代冷戰時代的蘇聯,成為美國的頭號對手。中美角力或中美抗衡,遠比「中美擁有共同利益」的美麗說法更具真實性。《紐約時報》多年來出版了一份專供中學生閱讀的時事雜誌《名列前茅》(Upfront)雙週刊,每期只有二十餘頁,在開學時出版(寒暑假停刊),對各項國內外大事加以分析和解釋,實用而有益。九月一日出版的《名列前茅》雜誌即以「中國對美國構成威脅嗎?」為題,邀請兩位不同立場的名人對辯。

認為中國威脅的是極右翼政論家派屈克.布坎南(Patrick J. Buchanan),布氏生於一九三八年,是華府喬治城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做過前總統尼克遜的顧問,一九九二和九六年參加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二零零零年以改革黨總統候選人身份參與大選。其思想言論以反猶、反黑、反移民出名,主張孤立主義;目前是福斯電視新聞(Fox News)政論家。

認為中國對美國不構成威脅的是一九九一至九五年出任美國駐中國大使的芮效儉(J. Stapleton Roy),芮氏一九三五年生於中國南京,父親芮陶庵(Andrew Tod Roy)是傳教士,一九五一年被中共趕出大陸。芮效儉在中國成長,抗戰時在四川住了七年,在上海唸書。一九四九年返美,五六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能說流利中國國語(普通話、華語),投身外交生涯後,曾在曼谷(兩次)、香港、台北和北京(兩次)擔任外交官,並曾擔任駐新加坡大使(一九八四至八六年)、駐中國大使、駐印尼大使(一九九六至九九年)。現為基辛格顧問公司副董事長、華府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所長,被認為是當今美國最了解中國的外交專家之一。

芮效儉和大他兩歲的哥哥芮效衛(David Tod Roy)的中文都是在台灣補強,學得更好。芮效衛說,共軍於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打進上海時,他正好在上海美國學校讀十年級(高一),那天正在期末考(考幾何)。芮效衛曾在南京舊書店買到一套中國古代的「黃色小說」,他一直保存這部書,並成為研究這部黃色小說的專家,花了數十年時間把它從中文譯成二千五百頁的英文書(共五冊),小說的書名就是《金瓶梅》。八十一歲的芮效衛已從芝加哥大學退休,患有肌肉萎縮症(俗稱「漸凍人」)。芮氏說,他的芝大同事余國藩(Anthony Yu)八十年代初把《西遊記》譯成英文,請他校閱。他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不英譯《金瓶梅》呢?於是從一九八二年開始長征翻譯被稱為「淫書」的《金瓶梅》,去年終於殺青出版,《紐約時報》譽之為文壇盛事。

島嶼歸屬可致中美衝突

一向敵視中國的布坎南認為,中國在世界權力結構上的崛起必定會與美國發生衝突。他說,以史為鑑,從古代雅典和斯巴達到羅馬與迦太基帝國,可以看出,興起的強權必然會和衰落的強權發生衝突。德國和英國的衝突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現在,中國已準備取代美國的地位。布坎南說,有理由相信,中國不會以和平方式崛起,例如中國宣稱東海和南海上的所有島嶼都是中國的,但日本和菲律賓亦宣稱有些島嶼是屬於他們的。美國和日、菲都有防衛條約,一旦他們和中國開戰,美國必須出兵協防日、菲。布氏表示,中國的長遠目標是把美國趕出西太平洋,但美國決心保持亞太強權的地位,因此中美衝突難以避免。

布坎南指出,中國能夠在經濟上創造奇蹟,可說是拜美國之賜,亦即靠美國的投資。過去二十五年,大批美國公司把工廠和工作搬到中國。但美國購買中國貨,遠多於中國對美國的採購,而使美國經濟受創。美國為了保護本身的利益,一定會為中美雙方一邊倒的貿易向中國叫陣。布氏強調,中國的經濟成長帶來了中產階級的興起,這是共產中國前所未有的現象,但中產階級將會成為中國社會的一股不穩定力量,並成為挑戰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勢力。布坎南又說,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國家當國內不安定時,常會發動戰爭以轉移人民的注意力;中美如欲避免戰爭,兩國領導人必須發揮智慧,力求避戰,絕不可像上世紀英德兩國領導人,兩度把國家帶進衝突的漩渦,而使千百萬人死於戰火。

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指出,中國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快速崛起,固然對美國形成一大挑戰,但美國不必害怕。他說,美國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更有信心面對中國的崛起。最重要的是,不必恐懼。中國的經濟力目前是世界第二大,不久就會超越美國而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儘管如此,中國的人均所得還是太低,一年人均所得才九千一百美元,美國人均所得一年是五萬一千七百美元。中國希望在二零四九年把人均所得提高至歐洲國家的中產收入,萬一中國與美國發生衝突,中國就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因美國是中國貨的最主要採購國,從衣服到電子產品,什麼都買。中國人口有十四億,美國三億一千三百萬。中國的年生產總值(GDP)為十三兆美元(一兆等於一萬億),美國是十七兆美元。中國現役軍人有二百三十萬人,美國為一百五十萬人。中國有戰機二千七百八十八架,美國有一萬三千六百八十三架。

芮效儉說,美國當然關心中國的軍事開銷,過去二十年,中國軍費平均每年保持兩位數字的成長。芮氏說,美國應對中國的軍事花費保持警覺,但也不必拉警報。中國和十四個國家接壤,其中有四個國家擁有核武(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北韓),美國和加拿大、墨西哥是鄰居,但加、墨皆無核武。中國上次和鄰國發生戰事是在三十五年前,美國軍人則久經戰陣,沙場經驗豐富,剛打完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

美擁軟實力和盟友優勢

芮氏說,很多中國人認為美國是個逐漸沒落的國家,但一家中國智庫最近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強調,美國仍是世界超強,而且其超強地位會維持一段很長時間。報告指出,美國最有利的是﹕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軍力強、情報能力亦強、科技一流、教育制度優良。芮氏說,美國文化的影響力和地緣政治力量亦屬舉世無雙,而美國在世界上擁有最多盟友,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中國通」芮效儉再三強調,中國的快速成長對美國是一大挑戰,但不是威脅,美國不應恐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