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能靠誰?長壽意識大調查

2014-06-25 17:26

? 人氣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又快又急。縱觀其他國家由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的時間,法國有一百一十五年可準備,日本有二十六年,而台灣比日本還少一年,在二十五年內將邁入高齡社會,二零一八年尤其是政府長照服務法上路的關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距離二0一八年已經剩不到四年時間,台灣準備好迎接這波銀髮海嘯嗎?為了解民眾是否確切知道老後生活危機,《今周刊》與世新大學共同進行「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此調查鎖定應該開始準備退休生活的四十歲以上民眾,呈現他們對老後生活的預期以及照護的需求。

女性高達九成,男性近五成低估預期壽命,退休金準備不夠

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但顯然民眾普遍低估自己壽命。根據內政部資料,一三年國民平均壽命男性為76.69歲,女性為83.25歲。根據《今周刊》調查,男性預期自己壽命為76.91歲,女性預期自己壽命只有75.31歲。根據這份調查,仍有超過一半左右的人還沒有開始準備退休金。「女性嚴重低估壽命,他們連現況需要的退休金都存不夠,遑論未來活更久,金錢花費高過預期。」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認為退休女性將面臨多重風險。

對於老年生活最擔心的事情,有六成民眾最擔心需要被人照顧。但問及:「你預期自己老後會有幾年喪失自理能力?」有高達六成五拒絕回答或無法回答,可見多數民眾遠遠低估失能的嚴重性,若與性別交叉分析,女性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能程度將高於男性。

當失能發生時,則有各四成民眾認為會住在「安養機構」與「自己家」;有趣的是,若將「喪失自理時能力時,認為自己會住在哪裡」與年齡做交叉分析,可以發現越年輕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住在安養機構的比例較高,四十到四十九歲有五成三民眾認為能住在安養機構,反之,年齡越長越傾向住自宅,六十歲以上的受訪者過半數認為即使失能也會住在自宅;郭迺鋒解讀,「這不見得反應未來民眾對於安養機構的需求會增加,而是因為四十多歲的民眾,多數未去過安養機構,不明白安養機構的生態」。

近四成擔心「付不起照護費用」

沒有能力負擔照護費用成了老年化後最頭痛的項目,因此民眾超過六成願意支付額外保費,贊成政府開辦長照保險法,只有兩成五的民眾表示反對。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的過程,自然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政府因應人口結構移位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民眾認為政府應該做的準備,限制複選三項的情況下,「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與「實施讓老人接受看護的長期照護險」為最多人選擇的項目。但是不管民眾未來在何處養老,安養機構或自宅安養,不可避免的都將面臨「誰來照顧我?」的問題,現在國內的照護者有二十萬外勞與二萬名本國勞工,面對兩者的懸殊差距,超過五成民眾認為應該提高國內看護比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