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行銷學大師科特勒給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的建議:《行銷5.0》書摘(3)

新冠疫情讓線上外送服務大行其道。(資料照,顏麟宇攝)
新冠疫情讓線上外送服務大行其道。(資料照,顏麟宇攝)

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爆發,全球企業都受到了衝擊。大多數企業都措手不及,因為從來沒有遇過這種全球流行病。每家企業似乎都因為營收下降與現金流問題而咬牙苦撐,同時還要管理受到疫情衝擊的員工。企業可能會發現自己面臨兩難的困境,無法訂定正確的緊急計畫來渡過難關,甚至東山再起。

疫情以及伴隨而來的保持社交距離,迫使企業必須加緊落實數位化的腳步。在全球封城和行動受限的期間,顧客日常活動愈來愈仰賴線上平台。我們認為,這不僅改變了疫情期間的行為,更對疫情結束後的行為影響深遠。

由於顧客被迫在家中待上數個月,因此確實已習慣了新的數位生活方式。他們依靠電商和餐飲外送應用程式來購買日用品。數位銀行與無現金支付的數量大幅上升;他們也透過Zoom和Google Meet等視訊會議平台進行線上會面;孩子在家中透過線上平台學習,父母則在家工作;為了消磨時間,一般大眾更常使用YouTube和Netflix來觀賞串流影片;而有鑑於身體健康變得重要,健身教練或醫生也得進行遠距指導,參見下圖。

新冠疫情下的數位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新冠疫情下的數位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企業再也回不去了。以往重度依賴實體互動的產業被迫重新思考策略:餐飲業透過增加外送來彌補內用營收的損失,設法因應這場疫情;部分餐廳改用雲端或幽靈廚房(ghost kitchen),只提供外賣訂單;觀光業改用機器清潔工針對客房和列車進行消毒,班加羅爾(Bangalore)機場就推出了「停車到登機」一條龍的零接觸(contactless)體驗。

由於大眾運輸乘客人數銳減,因此有些交通當局推出了微運輸服務。隨選巴士與接駁車讓乘客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叫車。乘客不僅可以追蹤巴士的位置,還可以追蹤當前的運量。這對於確保實體工具、落實疫調十分管用。

行銷5.0書封,(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行銷5.0書封。(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對線上銷售平台投入大量資金,以服務日益成長的數位互動需求。最重要的是,不同產業的每個品牌都大力加強化數位內容行銷遊戲,設法透過社群媒體吸引顧客。

企業的永續與否一旦取決於數位化,就不能再拖拖拉拉了。這場危機確實暴露了特定顧客族群和產業業者數位化的準備程度,有些是根本缺乏準備。隨著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大幅改變面對面服務的習慣,數位移民與科技落後族群可能會受到最劇烈的衝擊。另一方面,數位原生族群可能在相同情況下就如魚得水。

同理可證,疫情看似對部分產業帶來比較嚴重的困境,但沒有企業能完全不受疫情的影響。需要較直接實際互動又勞力密集的產業,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打擊。另一方面,營運高度數位化、組織又精實的產業可能適應較為良好,參見下圖。

新冠疫情對不同的消費族群及產業業者的影響。(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新冠疫情對不同的消費族群及產業業者的影響。(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數位化準備程度的高低決定了要採取的數位化策略。因此,必須建立診斷工具來評估準備程度。評估本身得考量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第一步是確定市場(需求方)是否準備好、願意遷移至更多的數位接觸點,第二步是(從供給方)評估企業把業務流程數位化以利用遷移。這兩項因素構成了一個矩陣,呈現企業在數位能力整備象限的落點。

為了說明象限中的四個類別,我們評估了六個產業部門的數位能力整備:高科技、金融服務、雜貨零售、汽車、餐旅和醫療保健。每個產業的落點是基於美國當前的情況,久而久之可能會隨著市場發展而變化。其他市場的顧客可能整備不一。每個產業業者的整備也可能各異,參見下圖。

各產業數位能力整備。(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各產業數位能力整備。(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COVID-19疫情意外地加速了全球的數位化。企業和市場都被迫適應行動受限的情況,因此嚴重依賴數位通路。這已成為企業的警鐘,無法再拖延數位化的腳步。數位原生族群占領全球市場時,數位能力整備完成的企業已對未來的情景有恃無恐。 (相關報導: 馮客專文:長春圍城五個月VS.廣島核爆九秒鐘 更多文章

在數位化方面,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每個產業部分與產業業者都處於不同的數位化階段。第一步是評估自身所爭取的顧客群數位能力整備,其次是評估組織的數位能力整備。根據數位能力整備評估的結果,企業需要擬定、執行不同的策略,其中可能包括顧客遷移與數位化轉型策略。

暢銷書《行銷4.0》作者、行銷權威大師科特勒2021年7月帶著最新著作《行銷5.0》回歸。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之際,《行銷5.0》更是回應當今行銷人員面臨的重大變動,說明市場、商業和科技面對的新挑戰與孕育的新機會。並教大家如何落實行銷科技的全新戰術,打造一對一的全新顧客體驗。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觀點投書:蔡政府用人命換面子
閻紀宇專欄:同是美軍戰場,伊拉克、阿富汗命運大不相同
觀點投書:政客何苦磨蹭奧運熱?
觀點投書:台海發生戰爭,美國就與台灣建交?
觀點投書:炒民進黨支持度如炒高端股價,鎖盤藍營「漲」不大
【下班經濟學】一睡醒爽賺34萬?!隔日沖一魚三吃秘技公開!4招在盤前預知漲停!
買房後最後悔的裝潢是什麼?網友崩潰點出2大地雷,偏偏設計師最愛推薦
害怕回國的奧運選手》白羅斯短跑女將尋求政治庇護,將持「人道簽證」飛往波蘭
幕後》驚奇奪牌 李登輝曾與潘政琮有一場秘密球敘
「國際疫苗進來的很少」 北市府:全台陷入瞻前顧後困境
前體委會主委發起「支持戴資穎出賽2024奧運」連署 網怒批「情緒勒索」
播報戴資穎金牌戰挨批「太吵」 主播丁元凱:我是「熱鬧型主播」
淹水新港 嘉縣府出動抽水機助鄉親整家園
大愛 新北27校全力支援疫苗接種站守護市民健康
新北明起市場、夜市、公有室內運動場館有條件開放
「是時候了!」東京奧運掀起彩虹浪潮 LGBTQ+選手人數創歷史新高
南京、張家界、北京、海南島、寧夏、山東……中國多點爆發新疫情,千萬人接受檢測
3日起新北餐飲業內用離座需全程戴口罩
視察板橋區新埔國中周邊排除障礙改善成果 侯友宜: 讓城市更進步
農業局攜手青年組隊參與總統盃黑客松 邀投票支持惜食分享
李洋奪金央行「與有榮焉」 李爸爸「社團主力」背景曝光
強降雨致大坑邊坡崩塌 台中市府立即搶通守護市民安全
小S挺台灣「國手」踩紅線 中國4品牌宣布終止合作
挺農民贈鳳梨 蔡培慧牽線企業送愛到南投
百萬訂閱YouTuber髒話譙陳雨菲 網反嗆:拜託不要拉低台灣水準
不只對抗新冠肺炎,劍指癌症、瘧疾、愛滋病,mRNA疫苗可望帶來醫學革命!
降低醫療人員染疫風險 廣隆、聯一捐贈投縣醫院殺菌插管空氣清淨機組
豪雨襲高雄 清潔隊員卯足幹勁 做好環境整理工作
高市府投入3.5億整治北溝排水 力拼111年完工
彰化縣第五輪意願登記 3日中午前截止
中捷「幸福角落」 結合企業打造有溫度的裝置藝術
為何和柯文哲冷戰長達數周?陳佩琪自爆關鍵是「這件事」
大量非法移民湧入立陶宛 白羅斯被控利用移民報復歐盟制裁
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 開啟職場夢想任意門
「黑珍珠」回來了!美國體操女王拜爾斯明天重返競技場,決戰平衡木
東基引進新一代乳房3D攝影機 呼籲婦女朋友定期檢查
益得生技接受海思科合作 跨入CDMO行列
26萬劑高端疫苗封緘 柯文哲批:如果我是總統,不會拿國民生命去賭
應對「鄰國」安全威脅 印度展開軍區體制改革
你是過度龜毛的完美主義者嗎?心理師一個測驗告訴你答案,親曝凡事太執著的嚴重後果
冷氣怎麼開最省?專家曝4招節電小撇步,設定這模式不怕電費爆表
Delta病毒株恐出現突破性感染?重症醫曝嚴防新冠肺炎再度變種最重要關鍵
華爾街日報》為了抗衡中國!西方政府重返產業補貼老路
比168斷食更容易執行!營養師傳授「5:2斷食法」詳細懶人包,照著做就不怕復胖
中市身障日照逐漸恢復 立林長青贈500劑快篩試劑
「當晚全台幾乎都為戴資穎加油」 陳文茜:同島一心超越獎牌意義
西南氣流帶來強降雨 盧秀燕前往烏日三和里勘災
台中爵士音樂節因應疫情調整 改「小型、多場次」表演
「這座城市每一寸土地都被轟炸了!」神學士加強攻擊阿富汗各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