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正觀點:取消大學國文必修的道理何在?

2021-06-18 05:50

? 人氣

台大校務會議,學生會提案廢除大學國文必修。(風傳媒攝)

台大校務會議,學生會提案廢除大學國文必修。(風傳媒攝)

編按:台大今(18)日舉行教務會議,學生會提案廢除大學國文必修,改為通識課程。此前台師大將大一國文必修更名為「中文閱讀與思辨」、「中文寫作與表達」,清大則調整教材為自由選讀文化經典和實用寫作。

大學語文教育經常遭遇某種排序質疑,認為「語文—文學—文化」是一種直線的發展;然而,所有的文學都是在「作者」、「文本」、「讀者」、「世界」、「語文」五個元素中不斷互動的結果。因此,「語文—文學—文化」的排序並不成立,沒有可以脫離語文的文學,也沒有可以脫離語文的文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基本觀點:語文教育是探求知識的訓練過程

大學語文教育目的在於:從語文訓練的持續精進中,培養大學生在觀察現象、發現問題上所具備之素養能力的要求,這一要求是面向所有科系的學生。由於大學教育代表對知識的探索與追求。不論是基礎學科或應用學科,所有學者對於知識的追求往往來自對既有知識結構的疑問與批判,通過批判,我們嘗試擴展知識的邊界,並進而將之內化為自己的資源與能力。

因此,大學語文教育是在「批判性寫作」的基礎上,掌握問題理解、思辨分析的能力,同時具備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與公民意識的訓練。

二、釐清概念:不是「作文」,而是「寫作」

「批判性寫作」並不是「作文」教學,批判必須立基於三個層面:(一)基礎知識的掌握。(二)問題的提出與批判。(三)論述邏輯的建立與自我侷限的認識。然而,即便經歷12年基本教育,在大學的課堂上,仍然存在著以下三種情況:(一)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閱讀能力不足。(二)學生在書寫表達時,習於將「拼湊資訊」誤認為知識論述。(三)學生對於批判性的誤解,混淆了「常識」與「知識」、「現象」與「論述」間的差異,從而對於自己的侷限性認識不足,影響了推論本身的內在邏輯。

這些問題在不同科系的學科作業、議題討論皆可被觀察到。換言之,我們依賴語言文字的表述觀察問題,也只有通過對語文能力的訓練,我們才有可能把這些問題一一解決,從而協助學生對知識探求有所精進。

三、面對未知:永不自滿的基本能力

日劇「Doctor-X」中,大門未知子「我不會失敗」的自信,來自對基本功的堅持:「像河川流水一樣,反覆實行基本手技,打造出漂亮的最終術野,這就是理想的手術。」

不可否認,「多讀、多寫自然就會」的想法仍舊存在於語文教育之中,而這一看法不僅成為某些「教師」自我催眠,以至於無法精進教材,從而認清自己作為「教育者」責任的想法;這一看法也壟罩著亟求改革陣營,認為基本能力於進入大學前已經足夠,沒有精進必要。教、學雙方一旦抱持此種觀點,面對自己的侷限反而難以有所體會。

正如同我們目前所面臨的疫情, 一旦對於基本公衛概念嗤之以鼻,我們對於「未知」就只會剩下恐懼,而不是「信心」。

四、迎接挑戰:結構的困境

語文教育課程主要交付中文系、外文系所負責,二者面臨之面臨之共同困境與質疑是,它何以成為共同必修?

所有的語言背後都意味著一套權力體系,這一點自然毋庸置疑,但同樣的觀點也就表明,任何認為某一語言的使用較為頻繁所以學習那套語言即可的看法,也是權力的位階排序,同時還存在著「某種語言無用論」的功利主義思維,這樣的看法不僅是我們應該在批判性思維中加以質疑的,也應反身思考,時時警惕。

必修意味著作為一位大學生,進而作為一位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與能力。不同學門當然有其專業差異,但不同學門間卻未必沒有共同原則,而這一共同原則即是:資訊的蒐集、辨識與判讀;了解不同議題所涵蓋之現象、發展情況;針對議題擁有論述、批判、檢視的能力。

五、語文教育是訓練思維的方法

大學的語文教育不是專注在「教授文本內的意義」,而是藉由一整套完整的訓練使學生「習得理解文本可能意義的方法」。寫作是一種思維的練習,它需要不斷練習以銳化它,而不是自我滿足而劃地自限。

「像河川流水一樣,反覆實行基本手技」,我們才能迎來理想的大學語文教育,進而為自己的知識架構打造厚實基礎。

*作者為臺灣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