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正言觀點:後真相時代的真相

2021-06-06 06:40

? 人氣

黑色五月逆襲,疫情突然大爆發,之後,伴隨著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高,政府宣布進入三級警戒,整個社會混亂脫序,民怨沸騰。(示意圖,柯承惠攝)

黑色五月逆襲,疫情突然大爆發,之後,伴隨著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高,政府宣布進入三級警戒,整個社會混亂脫序,民怨沸騰。(示意圖,柯承惠攝)

2021年5月中旬之前,台灣在民眾高度自我防衛,以及邊境阻斷相對有效的情況下,有驚無險地當了一年多「全球防疫模範生」,不料黑色五月逆襲,疫情突然大爆發,之後,伴隨著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高,政府宣布進入三級警戒,整個社會混亂脫序,民怨沸騰。歸納起來,關鍵議題不外乎「有無超前部署」、「是否出現3+11防疫破口」、「疫苗延遲接種」與「醫療體系面臨崩潰」,但見百家爭鳴,人言言殊,看法偏向兩極。由於真假消息滿天飛,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既不同步也不同調,民眾惶惶不可終日。此刻,許多人不禁要問:真相到底是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進入21世紀網路時代,資訊碎片化早已成為常態,傳統媒體所追求的真相(或接近事實的真相),也不復存在。

2019年,赫克托·麥克唐納(Hector MacDonald)出版了《後真相時代》一書,提出了「後真相」這個概念。

「後真相」其實是2016年伴隨英國公投「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出現的一個熱詞,並被《牛津大辭典》選為年度詞彙。意思是,「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一種情形」,簡而言之就是,比起事實,人們更看重情緒。

雖然書的中文名叫《後真相時代》,但它主要說的不是後真相,而是真相。這本書的英文名直譯過來是《真相》(原作名TRUTH:How the Many Sides to Every Story Shape Our Reality)。主要是講述,當真相被操縱、利用時,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

在這本書中,作者為我們揭示了真相運作的機制,真相是如何被資訊傳遞者肢解、扭曲並掩蓋。

當我們已經習慣把社交媒體當作主要信息來源。有一些事件往往會經歷多次轉折,最終反而讓你不知真相為何。

遇到類似事件,人們總會討論和論證,到底是哪方說謊了。但實際上,當事人有時根本用不著說謊。作者引用英國廣播公司一位播音員的說法,他採訪過很多誤導過大眾的人,他說:「說謊常常是沒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謊言的情況下完成許多有效的欺騙。」

「不使用任何謊言」的意思是「使用真相」。這裡的真相,其實是指「競爭性真相」。我們描述某個人、事、物時,都能找到很多種描述方式,其中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以網路來說,「網路拓寬了全球知識的傳播範圍」、「網路加速了錯誤信息和仇恨的傳播」,這兩種說法都沒有錯,可是對一個從沒接觸過網路的人來說,他最先聽到的那個說法就是「網路的真相」。簡言之,有人對你描述某個人事物的時候,如果只告訴你其中一個面向,這就是「競爭性真相」。

人們會被「競爭性真相」誤導,一個常見原因是,就是把某個單一視角當成了真相的全部。然而,通過個人視角看到的東西即使再多,也是微觀、片面的。

羅馬哲學家馬可•奧勒(拉丁語:Marcus Aurelius留曾經說過:「但凡我們所聽,只是觀點,而非事實。但凡我們所見,只是視角,而非真相。」

黑澤明透過電影《羅生門》告訴我們,每個當事人說法都不同,是因為他們都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想要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

寫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稍微理解,為什麼朝野天天吵,中央地方日日抬槓,卻依舊是真相不明,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放到政治上來看,主事者如果刻意去掉「事件背景」,以「片面真相」做為競爭性真相的主體,搭配從自己的感知和判斷中得出的「主觀真相」,再透過龐大的宣傳機器反覆傳播,那麼,真實卻不完整的片面、主觀真相,就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讓民眾以為是真相,譬如說一年多來的「超前部署」和「疫苗購買量」。更早之前的「美牛不等於萊牛、萊牛不等於毒牛,美豬不等於萊豬,萊豬不等於毒豬」繞口令。

一旦之前的謊言被戳破,還可以替某個事物起個新名字,或者改變某個詞的含義,去製造另一個片面真相來轉移焦點,如此反覆操作得逞,還可以進一步創造「未知真相」,亦即讓你覺得在未來可能會出現某個真相,雖然它還沒有變成現實,但你相信它終究會成為現實。譬如說,「台灣優勢換疫苗」、「今年的疫苗量已經很充足」、「若疫苗量充足,預計6月開打,目標是每周至少施打100萬劑」....

綜上所述,可知「競爭性真相」早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且無日無之,一個政客、偽學者專家、偏執狂名嘴....充斥的社會,一般人想探究真相,無異緣木求魚。真可謂「真相真相,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百餘年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就曾以「當真相還在穿鞋時,謊言已走遍半個世界。」這句名言,暗諷謊言總是包裹著糖衣。

台灣這兩年,從論文門風波到新冠病毒的轉折,由於政黨惡鬥加劇,社會撕裂更難彌合,內部矛盾催化意見走向兩極,理盲、濫情、謊言、新威權成了「台灣價值」的表象,在這種情況下,談追求真相,絕對是自欺欺人。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依舊可以提醒自己,要對抗誤導性真相,就必須認清個人視角的局限性,想辦法去獲取更加全面的真相,或是至少是接近事實的真相。德國哲學家尼采在《道德的譜系》曾說,「我們越是知道更多的眼睛、不同的眼睛是如何在打量同一個問題,那麼對這個問題,我們的概念以及我們的客觀性就越趨於完整。」

在這個「競爭性真相」掛帥的後真相時代,面對「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弔詭情境,如何不被片面真相及人造真相蒙蔽,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只能盡量保持頭腦清醒,且戰且走。共勉之!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