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李明哲案台灣寒蟬 兩岸關係北京悲觀

2017-12-06 20:00

? 人氣

中國學生周泓旭共諜案,遭我判處1年2月。(郭晉瑋攝)
中國學生周泓旭共諜案,遭我判處1年2月。(郭晉瑋攝)

這位涉台事務高層的說法能否讓台灣民眾安心?

以香港為例,二○一五年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後,因為涉案人之一李波領有英國護照,隔年一月,中國外長王毅會見來訪的英國外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時,夏文達也對此案表達關切。王毅在會面後回應李波問題時說,依據香港《基本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李波「首先是中國公民」。這句「首先是中國公民」讓港人驚嚇,香港的英國海外公民約三四○萬人,其中多數是香港居民,而王毅這句話代表著外國護照不再是他們的保護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搞法理台獨,兩岸不會生變

此外,香港政府一直推動「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也就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內容訂出具體法律刑責。這一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此法一旦訂立,香港批評中共政府的尺度自然也就限縮了。

不論是否為北京的意圖,李明哲案確實已產生寒蟬效應。總統蔡英文本人未對此發表意見,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則說,此案嚴重傷害兩岸關係,挑戰台灣人民對民主自由的堅持與想像。在十九大剛結束不久就宣判李明哲五年刑責,這對未來兩岸關係會產生何種「嚴重傷害」?

其實蔡英文上台至今不願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明確表態,北京方面已打定主意不與蔡政府或執政黨進行接觸,甚至包括官方、黨部外圍智庫的「二軌」接觸也都停擺。一位涉台事務主管指出,民進黨公職可以用縣市長、民代等公職身分訪問中國大陸,但中方不會強調其民進黨身分。這位人士也明確指出,對目前兩岸交往不抱樂觀。

對北京而言,目前對台的兩手政策,一方面是強調反獨、箝制台灣國際空間。不過北京方面也瞭解,蔡英文「有她的難處」,但只要不做「法理台獨」這類激烈宣示,兩岸關係也不會有什麼大變化,官方關係就持續維持低盪。北京方面還在觀察明年台灣縣市長大選後,政治版圖會不會出現變化、對蔡政府的執政是否構成新挑戰,屆時才決定下一步棋。而國台辦主任易人、由駐聯合國前大使劉結一接任,也是明年三月人大會議之後的事。在此之前,對台施政也不會有太大突破。

吸引青年創業、高教人才登陸

另一方面,北京則繼續「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加強各方面民間交流,除了歡迎民間參訪,從中央到地方也大力在吸引台灣年輕人去就學、創業,同時爭取台灣高教師資赴對岸教書。

二○一五年開始,國台辦在三年內分批成立二十一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第一個基地在深圳成立。北京資通重鎮中關村也成立創業大街,宣稱要做為「台灣青年創業者進入北方市場的第一站」。據瞭解,目前在中國投入這些創業計畫的台灣青年,很多是台商第二代,因為他們上一輩在中國有一定的事業基礎與人脈,創業比較容易。至於與對岸尚無任何關係網絡的台灣青年,想單槍匹馬或結合幾個志同道合者赴對岸開拓事業,遇到的挑戰還是比較大。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另一個重點策略是吸引台灣高教人才。近來規模最大、最引起話題的是福建省的計畫,宣稱到二○二○年要引進一千名台灣優秀教師到各大專院校任教。其實中國大陸每年從海外回來或自己培養的高等教育人才,競爭相當激烈,台灣高教人才不一定有絕對優勢。一位官方對台研究機構主管也不否認這個市場競爭激烈,但他指出,福建的計畫包括一些二、三線大專院校,應該比較容易落實目標。

可以預見在未來一年,兩岸官方交流冷、公民社會互動緊縮,而在商務與就業方面,在北京政府用力推動下,可望有一些進展。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郭宏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