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炫宇觀點:從「大蘋果」陷落,反思台灣防疫之道

2021-05-23 06:40

? 人氣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18日新增333例本土個案再創新高,其中臺北市有158例最多,圖為國軍持續在萬華區三水街周遭消毒。(資料照,柯承惠攝)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18日新增333例本土個案再創新高,其中臺北市有158例最多,圖為國軍持續在萬華區三水街周遭消毒。(資料照,柯承惠攝)

引言: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的防疫成果有目共睹,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遭受嚴重打擊,紐約市更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如今,紐約以及整個美國逐漸從疫情中復興,台灣卻不幸爆發社區感染,從結果看,紐約市顯然是防疫的末段班,然而,末段班在疫情初期所犯的錯誤,或可做為借鏡,避免重倒覆轍。

大蘋果的陷落:紐約市如何落入新冠病毒魔掌

目前,美國累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3300萬,超過全國總人口的10%。死亡人數達58萬5千,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陣亡美軍人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在過去的一年多被新冠肺炎病毒搞得灰頭土臉,經濟所受的打擊難以估計。2020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較前一年減少超過5000億美元,失業人口破千萬,失業率超過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歷次金融危機。

重災區中的重災區:紐約

800萬人口的紐約市是新冠肺炎重災區中的重災區,至今確診病例已破94萬,死亡超過3萬2千人。

百老匯劇院自去年3月停擺至今,餐館因疫情只限外帶與外送,許多疫情前一房難求的旅館被迫關閉,或者廉價租給市政府收容遊民,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商業倒閉,學校開開關關。

紐約州(包含紐約市)於去年4月7日創下單日1036人因新冠死亡的紀錄,許多殯儀館沒有足夠的空間安放遺體,被迫將死者層層疊放在冷凍貨櫃,甚至存放在租用的U-Haul卡車上。

紐約州的住院人數在4月12日達到高峰,達18825人,醫療系統瀕臨崩潰,醫院被迫在走廊與食堂救治病患,入院者必須等待48-72小時才有床位。因呼吸機不足,多位患者使用一台呼吸器的情況屢見不鮮。

此外,醫護人員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必須以垃圾袋充做防護衣,急診人員的N-95口罩也必須使用一周以上才能更換,許多非急診的醫院工作人員甚至連一般醫療用口罩都不可得。

大蘋果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新冠疫情風暴中心

亞洲各國從去1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始採取各種防疫措施。然而,美國自去年1月21日在華盛頓州發現第一例確診,到3月1日紐約市發現第一例確診,從聯邦到地方,各級政府並未積極應對。

2月2日,聯邦政府禁止來自中國的旅行與商務(美國公民與家人不在此限)。

2月14日,川普總統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在4月時將隨氣溫升高將會消失。

3月之前,大多數的紐約市民並沒有意識到,新冠病毒將對自己的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衝擊,雖少了來自中國的旅客,時報廣場遊人如織,不夜城的車水馬龍不曾停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