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觀》台劇復興─多元平台下的原創爆發

2017-11-25 08:40

? 人氣

「媒觀講堂-原創爆發?談多元平台的可能性」座談。(媒觀提供)

「媒觀講堂-原創爆發?談多元平台的可能性」座談。(媒觀提供)

今年「媒觀講堂」我們持續把焦點放在影視生產的相關議題。在七月時,「媒觀講堂-國片真的沒市場?從製作端談國片市場性」邀請了《通靈少女》的監製,公共電視國際部經理施悅文,以及「植劇場」的發起人王小棣導演分享參與製作的經驗。席間,他們也分別談到線上影音平台的發展,帶來產業新的可能,以及在全球競爭的產業環境中,原創題材內容的高度價值。上週六(18日),我們延續這樣的討論,在閱樂書店松菸店舉辦「媒觀講堂-原創爆發?談多元平台的可能性」座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次的講堂由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唐士哲擔綱主持,邀請了公共電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以及瀚草影視文化總經理湯昇榮與會對談。我們企圖從公共電視推出的新興品牌「公視新創電影」以及瀚草製作的《麻醉風暴2》,在製作與企劃中和多元影視平台的合作和互動出發,討論內容播映平台的多元化發展,對於影視製作的影響,以及未來產也可能的發展圖像。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唐士哲。(媒觀提供)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唐士哲。(媒觀提供)

一開場,唐士哲就承認自己並非OTT平台的觀眾。過去看電視的經驗,在很多層次都無法涵蓋這場講座討論的現象。因此,自己雖然專研影視文化研究,不過是「有危機意識的專家」。這樣的開場,實際上也突顯了,隨著OTT平台在台灣的發酵,大家的收視習慣亦隨之改變。影視作品被看到的方式,也因此更加的多元。但這樣的趨勢,究竟會對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看來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唐士哲接著便提到,近幾年大家時常會看到「台劇復興」這樣的字眼。這當然代表了,有越來越多不一樣的戲劇作品在不同的平台露出,也對於過往電視劇的內容形式和製作產生了一些顛覆。

唐士哲認為,在談到所謂的「台劇復興」時,其實真正應該討論的是,產生這些內容的生態是不是正在形成,這才是關切這波「台劇復興」所應該關切。這個良性的結果,是不是有可能擴大、升級,而不是像大家在緬懷的台灣新電影般曇花一現。這也是接下來必須思考的課題。

於蓓華首先就提到公視的OTT平台「公視+」10月份開台,正好遇到「公視新創電影」兩部新作品,《乒乓》和《林投記》上檔,導致「公視+」被癱瘓。這也代表了有非常多的觀眾是透過OTT平台「公視+」,而不是傳統的13頻道「看見」公視。作為傳統電視頻道,「公視新創電影」與所謂多元平台最初的關係,來自於不希望干預創作者的考量。於蓓華指出「公視新創電影」的第一部作品《最後的詩句》,由於片中一鏡到底的性愛鏡頭,使得在廣電節目分級的制度下,必須面臨放在深夜時段或是剪片的抉擇。為了維護創作的完整性,因此嘗試了新的播映策略,也正大光明的跟頻道「分手」,頻道不再是播出的首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