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鑿井取水是最後手段,需要審慎以對

2021-04-27 06:30

? 人氣

台灣遭逢旱災,各地水庫持續探底,近日雖然各地陸續有降雨的情形,但仍無法解旱止渴,為了加緊抗旱腳步,缺水嚴重的地方縣市採取開鑿抗旱水井或開挖伏流水等開源應變措施,希望渡過水情危機。圖為工程人員在台中中央公園開鑿抗旱水井。 (柯承惠攝)

台灣遭逢旱災,各地水庫持續探底,近日雖然各地陸續有降雨的情形,但仍無法解旱止渴,為了加緊抗旱腳步,缺水嚴重的地方縣市採取開鑿抗旱水井或開挖伏流水等開源應變措施,希望渡過水情危機。圖為工程人員在台中中央公園開鑿抗旱水井。 (柯承惠攝)

久旱不雨,為了撐住供需平衡,水利署最近在台中、苗栗、高雄等地鑿井,不過因為動靜太大,引發地下水是否超抽的疑慮。地下水是救命水,不是不能用,但要審慎使用。但鑿井取水實在太方便,也可能讓地方政府見水心喜,未來成為抗旱的優先手段。因此必須以嚴肅、而非輕率的態度面對鑿井這件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早期水庫尚未普及前,民生、農業的主要水源就是地下水。雖然造成地層下陷的可能原因很多,但地下水抽取大於入滲、也就是所謂的「超抽」則是原因之一。換言之,要減緩地層下陷,人可以做的事,就是不要超抽地下水。

地下水不是不能用,但不能超用

為了因應高鐵行駛安全、並解決彰化、雲林地區淹水問題,行政院從2011年起推動長達十年的「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官方數據顯示,顯著下陷面積從2001年的1529.2平方公里,到2020年已減少到105.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這三個縣市:彰化0.9、雲林103.8、屏東0.9平方公里。

從這個計畫獲取的成果,幾乎都是從減少抽地下水而來,包括封井、農委會請農民改種旱作,水利署增加地面水供給等等。不過也因為成果太顯著,更強化了「抽地下水會造成地層下陷」的概念,凡使用地下水的都屬不當行為,還會引發社會抗爭。即便前次大旱的2015年都沒動用鑿井。

直到2017年在前瞻計畫的「水環境建設」中放進「建置備援水井」這一項。因為鑿井有快速、方便、成本低的優點,剛好符合抗旱短期、緊急的特性。日後在桃園、新竹、台中、屏東等地陸續建置1250口新鑿或恢復的水井。在今年抗旱初期,選擇合適的160口供水,每天可提供34萬噸水源。

但抗旱都過了一半,久旱不雨還沒有緩解跡象,台中、苗栗、北彰化部份地區開始供5停2。高屏溪川流量一直在4%cms擺盪的高雄,也開始擔心會不會步入台中後塵,於是口袋中的最後抗旱選項—鑿井,終於亮牌了。

鑿井取水是抗旱的最後手段

水利署從過去可找到的資料中,選出符合水量豐沛、地層下陷潛勢低、可就近併入自來水系統等條件的鑿井位置。以台中來說,要在中央公園、綠園道等地鑿88口井。高雄則選在高屏溪沿岸鑿60口大口徑的新井。

最特別的是在鯉魚潭淨水廠附近開鑿的3口井,出動中油探採事業部的鑽井工程隊,水井要打到350米深,每口日取5千噸,三口總計可供1.5萬噸。相信不少人都很好奇,為什麼要動用中油鑽井隊、又為什麼非打這麼深不可?

台灣遭逢旱災,各地水庫持續探底,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等科技廠為了不讓缺水影響運作,特別派水車到建案工地載運可利用的地下水,在旱象持續下,無論官方或民間都想方法增加水源,只為渡過台灣缺水危機。(柯承惠攝)
台灣遭逢旱災,各地水庫持續探底,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等科技廠為了不讓缺水影響運作,特別派水車到建案工地載運可利用的地下水,在旱象持續下,無論官方或民間都想方法增加水源,只為渡過台灣缺水危機。(柯承惠攝)

水利署長賴建信的看法是,鑿井引發社會討論,但能夠促進有效對話的資料與數據卻很少。希望藉由中油打深井的技術,取出岩心,對鑿井之於地質、地層的影響有更多了解。抗旱是一時的,能同時規劃未來是更重要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