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不是美蘇冷戰翻版的「新冷戰」成形中?

2021-04-08 05:50

? 人氣

美中對抗,類似類似冷戰時期世界兩大陣營的局面漸漸成型。(德國之聲)

美中對抗,類似類似冷戰時期世界兩大陣營的局面漸漸成型。(德國之聲)

儘管拜登多次表示,美國不會同中國打新冷戰,但3月以來的美中對抗表明,雙方除了直接對抗外,也在加緊建立各自陣營,類似冷戰時期世界兩大陣營的局面或正出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是同盟體系的大玩家。整個西方國家基本是美國的盟友,而在非西方國家,美國也有眾多盟友。美國和其西方盟友的關系乃建立在價值觀高度一致的基礎上,尤其「五眼聯盟」的其他「四眼」以及日本,是美國盟友體系的核心和支柱。雖然在特朗普時期,華盛頓的單邊主義做法導致盟友對美國的向心力減弱,但拜登基本修復了這種裂痕。

美國和盟友達成初步抗中共識

在拜登的對華政策中,同盟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拜登政府注意和盟友協調立場,也考慮盟友利益,願為盟友出頭,帶動它們一起抗中,這個效果已經顯現。在前期幾個「2+2」會談、「四方對話」以及布林肯和拜登同北約和歐盟的會議上,美國和盟友達成初步抗中共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疆的再教育營和強迫勞動的問題上,美國和歐盟以及英國和加拿大幾乎在同一時間出台了制裁中國的舉措,這個聯動制裁是八九六四後的首次,顯示西方國家對北京在新疆惡劣的人權記錄不能不有所反應,可無疑也是美國在背後協調和推動的結果。它說明美國對盟友的影響力又回來了。

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制裁讓人看到有某種冷戰重現的味道。30年前的美蘇冷戰主要特征就是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對抗,一個要埋葬社會主義,一個要埋葬資本主義。最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戰勝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及後者的崩潰而結束。今天的美中對抗,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依然是重要內容。美國最擔憂的,是中國這種極權模式挾經濟崛起而成為全球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效仿對象,從而沖擊美國在二戰後建立起的國際秩序,威脅西方價值觀。這已構成對美國和西方最大的挑戰。經過前幾年的較量,應該說,現在整個西方國家都已意識到這一點,抵制中共的極權模式及支撐該模式的價值觀在全球的傳播,是西方世界共同的使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美聯社)

中國的抗美布局

作為美國對抗中國的強有力武器,同盟體系自然讓中國備感壓力極大。美國的總體實力本就強於中國,再加上西方和非西方眾多盟友的力量,中國要反制美國,單靠自己獨木難支,必須也拉幫結派,讓一眾反美國家團結在自己麾下。但在這方面,北京的劣勢盡顯。雖然中國也有像巴基斯坦和柬埔寨這樣的「鐵哥們」,然而國家少,國力弱,重要的還有它們並不反美,雖然也不親美,因此中國要尋找盟友,只能去反美國家物色。

王毅前不久的中東六國之行一大任務就是和伊朗結成共同抗美的密切關系。中伊達成25年戰略協議,中國公然藐視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表明兩國今後互為倚重,共同抗美。除此外,王毅還游說這些穆斯林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沙特和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在新疆問題上不要同美國和西方站在一起,某種程度上中國達到了該目的。這六國所以答應不譴責北京在新疆的行動,對其中一些國家,如沙特和土耳其,是因為它們的領導人近幾年和美國搞得很僵,此外,共同的兩個因素是中國的疫苗外交和石油采購。上述六國使用的都是中國疫苗,中國也已成為中東石油的最大買家,而美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大幅減少。石油是中東國家的經濟命脈,誰進口原油多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也就得到加強。盡管除伊朗外的其他五國不會反美,但中國的這個布局顯然有利於抗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