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三雄專欄:工細入微形體如生─創下竹雕最高拍賣價的顧鈺

2021-04-11 05:50

? 人氣

以天價拍出的顧鈺竹刻筆筒局部。(翻攝)

以天價拍出的顧鈺竹刻筆筒局部。(翻攝)

提到中國竹刻,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嘉定竹刻」。嘉定竹刻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的重要地位與鉅大影響,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嘉定竹刻縱橫三百餘年的歲月裡,究竟有多少出類拔萃的竹人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元鈺的《竹人錄》是中國竹刻的專科寶典,其所收錄的嘉定竹刻家共計六十八名。其中六人屬於明代,其餘六十二人應活躍在清順治(1644-1661)至嘉慶(1796-1820)年間。通說認為,清朝初年至乾隆朝約150年之間,係中國竹刻最具創新的鼎盛時期。

嘉定竹刻與顧珏

在這鼎盛期間,每論及嘉定竹刻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論者咸以吳之璠(薄地陽文)、封錫祿(竹根圓雕)及周顥(鐵筆淡描)馬首是瞻。事實上,具有不同凡響的藝術造詣、「作品刻工深邃、紋飾繁瑣,好比綺靡的南朝齊梁詩風」的一位竹刻大師顧珏,是最易為人遺忘者,蓋以其創作因「竹理脆弱、易於損壞,非屬久傳之物」,故傳世作品寥寥無幾,乏人推介闡述,從而認識者不多故也。

顧珏,字宗玉,家居嘉定城南,活躍於康熙、雍正年間。《竹人錄》稱其「朱(朱三松)、沈(沈兼)相承、平淡天真、純以韻勝」。雖然他師承朱、沈,不僅能將嘉定竹刻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又能跳脫前人窠臼而獨創風格、自立門庭,故被稱為嘉定竹刻「工細入微派」之始祖。

此派的主要特點,在於刻畫形象玲瓏纖細、具體生動,用刀深層轉折、高低實虛、變幻莫測。所謂「窈然而深」、「形體如生」是也。乾隆《嘉定縣志》形容當時的嘉定竹刻「是以工細爭勝」。由此可見,乾隆時期「工細入微派」確在嘉定竹刻占有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工細入微派」在顧珏之後,有周鍔、王紀常、趙學海與其妻吳氏、子趙得三等人繼之。其中周鍔字劍堂,工短札、善雕鏤竹扇邊字,細如蠅鬣、層次井然,時人譽為「鬼工」。王紀常則擅深刻筆筒,極工細。趙學海父子俱精刻陰陽文山水人物,工細無匹。吳氏所製核桃舟則與封式並傳。

顧珏的竹刻特色

《竹人錄》對於顧珏的作品風格有扼要的描述:「刻露精深,細入毫髮。一器必經二載而成。是又不襲前人窠臼,而能獨立門庭者」

在《竹人錄》中,金元鈺具體例舉三件顧珏的創作,加以描繪析述如下:其一仿靈壁英州石,以沉檀香黃楊木所製奇峯:其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致。其二臨「李昭道棧道圖」筆斗:則老樹危橋、懸崖絕澗,作數十層,轉折望之窈然而深,尤為奇絕。其三竹根「祕戲圖」:眉目形體如生,床幃几席有刻棘鏤楮之巧。

綜上所述,吾人不難歸結顧珏的竹刻所獨具的諸多特色:

第一、他能將原本平面的書畫作品、或原本平面的形象與構圖,運用其獨特的審美觀,將之作成立體景觀與具體而微的處理。故而,其作品自然、生動、具象。《竹人錄》稱之「形體如生」,即此之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