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由《莊子》庖丁解牛,談談生命該如何游刃有餘

2021-03-01 05:40

? 人氣

作者認為,假使在面對這些複雜的職場問題時,以橫衝直撞的方式去作為因應,勢必會使自己受到損害。(示意圖/取自Pexels)

作者認為,假使在面對這些複雜的職場問題時,以橫衝直撞的方式去作為因應,勢必會使自己受到損害。(示意圖/取自Pexels)

〈庖丁解牛〉一文出自於《莊子》內篇中的《養生主》,該篇寓言主要在談論養生和處世之道。然而,此處所指的「養生」並非就身體保健的生理保養之道而言,而是就養護生命主體的精神而論。莊子處在春秋戰國政治不穩、戰禍頻傳的時代中,籠罩在這樣的令人不安氛圍下,它所提出的〈庖丁解牛〉寓言故事,實際上是在提點世人,在動盪的情況下,該如何安頓好自我的生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則故事雖是莊子對於當日所出現的社會紛擾現象而發。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代,人們處在一個高度競爭的大環境中。從求學階段至就業階段,各種學習成績、業務績效的評比,對生命而言,儼然是一種束縛與禁錮。面對這樣的生命狀態與生活處境,《莊子》寓言中所蘊含的義理,或可成為一帖良藥,以下,將通過〈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談談在當代社會中該如何游刃有餘。

〈庖丁解牛〉故事一開始的場景,是一位名叫「丁」的廚師,替當時諸侯國的君主──梁惠王,進行牛隻的支解。在解牛的過程中,這位廚師顯露出高超的刀工。他在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響與動作,宛如是一場舞蹈與音樂的饗宴。對此,莊子提到: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如此絕妙的解牛技巧,令梁惠王大為讚嘆,並詢問廚師:「你的技術為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廚師的回答是:「我所愛好的是『道』,並且已經超過我對技術的追求了。」在這裡,《莊子》藉由廚師的口吻,提出了一個抽象的概念──道。此處所指出的「道」,即是道家所謂「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生命之道。

廚師進一步解釋,自己初次解牛的時候,眼睛所見到的是一整頭的牛,而這樣的龐然大物,讓人不知從何處下刀。經過三年以後,已經明白、知曉牛身上的關節、間隙,故在解牛的時候,絲毫沒有見到一整頭的牛。時至今日,解牛的時候,已經不用肉眼去看待,而是用心神去感應,順著牛身上自然的紋理,用刀劃過筋骨相連處的空隙,按著牛本來的身體結構,連經脈相連、筋骨相接的地方都未曾碰到,更不用說砍到牛身上大塊的骨頭了。

由於高超的解牛技術,使他手中的刀不容易毀損,也因此他更換新刀的頻率,與其他廚師有相當大的差異。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他提到,好的廚師,一年更換一次刀子,因為他們用刀割肉,一年左右刀子就鈍化了;一般的廚師,則是一個月更換一次刀子,因為他們用刀砍斷骨頭,刀子更容易受到損害。相對地,他自己的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也支解了上千頭的牛,刀刃卻還是像全新的一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