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性》到《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 不可不讀的10本女性主義經典

2017-10-10 17:53

? 人氣

西蒙波娃(AP)

西蒙波娃(AP)

當代女性可以投票,可以受教育與工作,想出門就出門,這在100年前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然而,儘管已步入21世紀,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性少數族群的現象仍然存在,新的女性主義者仍需持續努力以改變種種歧視。英國《衛報》選出10本女性主義書籍,囊括二戰後女性主義經典,討論女性主義運動、女權運動的困境及轉型,可作借鏡與參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1949),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

西蒙波娃(Moshe Milner @Wikipedia/CC BY-SA 3.0)
西蒙波娃(Moshe Milner @Wikipedia/CC BY-SA 3.0)

《第二性》成書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哲學家西蒙波娃從存在主義角度出發分析女性的處境,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On ne naît pas femme : on le devient.),批判社會長久以來將男人當作人類的原型,女人被視作「他者」。波娃從文學、歷史、社會學、生物學、醫學等多方面舉例,綜覽女性在歷史中備受壓迫約束的地位,同時談及性、工作、家庭、娼妓、墮胎等議題,造成轟動與廣泛回響,影響力延至今日,《第二性》也被譽為女性主義哲學的「聖經」,並啟發了美國1960年代開始的第二波女性主義。

《女性迷思 》(The Feminine Mystique,1963),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著

傅瑞丹(Wikipedia/Public Domain)
傅瑞丹(Wikipedia/Public Domain)

美國「婦運之母」傅瑞丹的《女性迷思》和《第二性》同樣被認為是第二波女性主義的啟發之作,她由當時美國社會中「無以名狀的問題」(the problem that has no name)著手,分析1950至1960年代美國家庭主婦鬱鬱不樂的原因。儘管當時女性已經可以受教育與投票,但主流社會仍提倡一種「女性迷思」,讚揚將人生奉獻給家庭的女性,鼓勵女性回歸家庭,順服男人,養育孩子;當時的社會認為家務瑣事是女人的工作,哺育教養也是女人的本分,職場、成就、理想是男人限定;家庭主婦雖然有充裕物質,卻感到苦悶孤獨,缺乏成就感。傅瑞丹犀利地批判美國的社會風氣加諸在女人身上的無形桎梏,不過諷刺的是,50年前的一些陳腐觀念卻依舊流傳至今日。

《性政治》(Sexual Politics,1970),凱特.米利特(Kate Millett)著

1979年5月的凱特.米利特(AP)
1979年5月的凱特.米利特(AP)

《性政治》是現代女權主義運動的重要宣言,解析性別權力關係,米利特指出「性別的政治議題經常被忽略」,點出父權體制主宰了性關係,使得女人在文學與文化中經常被消音,而且過度被「性化」(over-sexualized)。米利特直指美國小說家梅勒(Norman Mailer)、亨利.米勒(Henry Miller)、D.H.勞倫斯(D. H. Lawrence)的作品受歡迎是因為他們的作品皆包含露骨的女體和性交描寫,米利特批評他們的作品展現了父權主宰下畸形的性別關係。《性政治》為深刻直接的女性主義評論立下典範,它也一直提醒我們要時刻警惕在文化與政治場域中,性別歧視如何深入人心。

《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1970),潔玫.葛瑞爾(Germaine Greer)著

潔玫.葛瑞爾(Helen Morgan@Wikipedia / CC BY 2.0) )
潔玫.葛瑞爾(Helen Morgan@Wikipedia / CC BY 2.0) )

澳洲籍英國學者葛瑞爾使用大膽粗獷的語言,分析父權如何加深性別刻板印象。她認為,消費主義、浪漫愛情、核心家庭生活模式等因素協助父權結構壓抑女性,使她們逐漸放棄自主權和主動性,女性的精神層面遭到閹割,因而變成女太監。葛瑞兒指出,男人憎恨女人,但女人不明白箇中原因,同時被教導憎恨自己。葛瑞爾強而有力地批判父權傳統社會為女性設定的「刻板印象」,鼓勵女人衝破男性中心文化打造的性別牢籠,挑戰一夫一妻制等「傳統性別價值」。

《違反我們的意願:男人、女人與強暴》(Against Our Will: Men, Women, and Rape,1975),蘇珊.布朗米勒(Susan Brownmiller)著

1975年10月,蘇珊.布朗米勒與《違反我們的意願:男人、女人與強暴》合照(AP)
1975年10月,蘇珊.布朗米勒與《違反我們的意願:男人、女人與強暴》合照(AP)

《違反我們的意願》成書時,社會對於強暴受害者的態度非常不友善,人們普遍傾向檢討受害者,認為他們「一定是做了什麼事,才會有這種下場」。美國女性主義作家布朗米勒反駁這種看法,並將性侵定義為一種「與色慾無關,而是關於暴力和權力的犯罪」,並強調強暴是施暴者「出於清醒意識的威嚇行為」。《違反我們的意願》的影響力遍及全球,改變了大眾對於性侵的看法,甚至促成相關法律的修改。

《超越分裂:女性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形成》(Beyond the Fragments: Feminism and the Making of Socialism,1979)

《超越分裂》由英國學者羅博瑟姆(Shelia Rowbotham)、澳洲籍英國學者琳恩.薛高(Lynne Segal)、英國學者希拉蕊.溫萊特(Hilary Wainwright)共同撰寫。該書將「社會女性主義」的意識形態應用於不公平社會中的複雜問題,希望能同時解除女性在經濟方面和文化方面受到的壓迫,並嘗試凝聚各派的左翼女權團體。《超越分裂》檢視女性與國家的關係,其探討的議題與使用的術語相當跟得上時代,因此深具影響力。

《我不是女人嗎:黑人女性與女權主義》(Ain't I a Woman? Black Women and Feminism,1981),貝兒.胡克斯(bell hooks)著

胡克斯(Alex Lozupone (Tduk) @Wikipedia/CC BY-SA 4.0)
胡克斯(Alex Lozupone (Tduk) @Wikipedia/CC BY-SA 4.0)

第二波女性主義的論述幾乎從白人中產女性的經驗出發,為此招致許多種族歧視的疑慮與批評。美國黑人作家胡克斯的《我不是女人嗎》補足第二波女性主義之不足,探討黑人女性在種族與性別受到的雙重歧視,同時分析她們在社經與教育的困境。胡克斯的著作關注所有女人的處境,尤其是貧窮女性與邊緣女性,這點也體現在她的另一本書《女權主義理論:從邊緣到中心》(Feminis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裡。胡克斯為弱勢者發聲,她的主張也影響「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平權運動

胡克斯的著作啟發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平權運動 (AP)
胡克斯的著作啟發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平權運動 (AP)

《性交》(Intercourse,1987),安卓亞.德渥金(Andrea Dworkin)著

安卓亞.德渥金(美聯社)
安卓亞.德渥金(美聯社)

《性交》探討文學和社會中的異性戀性交,美國女性主義者德渥金指出,異性戀性交往往強調女性對男性的臣服,通常以她們在父權體制遭受的暴力與壓迫為基礎,透過「性」的方式呈現在人們眼前,女性因而成為被嚴重性化的物件。她指出男性認為性交是為了滿足自己,所以他們不會意識到女性遭受暴力。由於德渥金措辭強烈,因此她在漫畫裡經常被描繪成「厭男者」。

《美麗的神話》(The Beauty Myth,1990),娜歐蜜.沃爾夫(Naomi Wolf)著

娜歐米.沃爾夫(美聯社)
娜歐蜜.沃爾夫(美聯社)

《美麗的神話》討論消費文化與大眾媒體對女性自我觀感的影響。儘管她們聰明風趣,極具內涵,但依舊會覺得自己太胖,並且想變得和廣告女星一樣窈窕迷人,迎合大眾對「美」的想像,即便目前她們的社會地位與權力已遠遠超過50年前的女性,卻依舊拚命地想迎合外界的標準。

美國學者沃爾夫也討論大眾的美感影響女性的行為,讓她們訴諸飲食、化妝、宗教、整形等方式改變自己,其中男性主導的化妝品工業大大改變女性打扮的方式。

《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Bad Feminist: Essays,2014),羅珊.蓋伊(Roxane Gay)著

蓋伊TED演說《不良女性主義者的告白》

女性主義者一直遭受大眾誤解,人們認為女性主義者總是很憤怒、眼高於頂、體毛很多,最重要的是她們膽敢試圖挑戰並顛覆父權社會。《不良女性主義》被視為第四波女性主義的經典,檢視種族、體重、性、暴力、大眾文化,她以幽默自嘲的語調推翻外界對女性主義的誤解,同時承認自己混亂又不完美。

蓋伊認為,「主流」女性主義只關注白人中產女性,忽略貧窮女人、黑人女性、女性勞工、同性戀、跨性別者的困境,她不想侷限於此,因而稱自己為「不良女性主義者」;她也強調,當代的女性主義者的行動不應僅止於觀察,而是應該積極發聲並做出小小的選擇,讓人們聽到不同的女性主義,才能讓「改變」成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