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百年系列》海報:軍國主義的多樣面貌

2014-07-27 21:00

? 人氣

一戰時期的政治宣傳海報,意圖激發全民盲目愛國心。(圖片皆取自維基及網路數位資料)

一戰時期的政治宣傳海報,意圖激發全民盲目愛國心。(圖片皆取自維基及網路數位資料)

一戰爆發後,各參戰國政府很快發現,這種規模的戰事,不能光靠軍隊前線奮戰,也需要全民團結一心、匯聚資源。要提振國民士氣、刺激愛國心、鼓勵特定行為與思考方式,有賴於強大一致的政治宣傳(propaganda),因為民間對戰爭的觀感,影響徵兵效率與民眾貢獻的意願,重要性不可小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宣傳包括廣播、報紙、電影與官方演說等管道,一戰期間海報也得到長足發展。當時海報製作主要考量成本與製造方便性,但如今價值遠不僅於此,有些已成為戰爭的重要象徵,有的紀錄那個年代的部分風采及背景,有的以自身藝術美感存世,許多成為收藏家的蒐羅目標。

英國的募兵壓力

一戰之前,英國政府並沒有官方宣傳機構,不過他們很快進入狀況,能夠善用英國既有的文學能力,透過簡潔、有效的標語,來達到預期效果,這是英國宣傳海報一大特色。隨著戰事演進,除了標語,海報整體設計,變得更加細緻。

參戰後不久成立的「國會募兵委員會」(PRC),發行了一系列募兵海報。戰爭剛爆發時,以歐洲標準來看,英軍品質較為精良但規模小,預備軍加上地方自衛隊等兵力,軍力總共可調度約73萬人,約等於德國標準軍力,但後者若加上可調動額度,德軍總人數上看380萬人。

英國明顯面臨擴編壓力,即使當時普遍認為戰爭很快會結束,政府仍快速展開募兵活動,除了海報,PRC會刊登報紙廣告、發送小冊子,來傳播募兵資訊,1916年英國實施徵兵制後,宣傳海報則轉向募款、提振士氣等主題。

早期募兵海報主要講解入伍辦理方式。英國遠征軍(BEF)1914年8月下旬傳來蒙斯(Mons)敗退的消息時,倫敦8月最後一周就有6萬3000人投身軍伍,9月3日更創下3萬3203人登記入伍的紀錄。當時從軍原因除了愛國情操與公民義務外,也有人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幸的是,許多年輕生命並沒有享受新生活太久,便戰死沙場。


2014072703-WWI-Poster 1

募兵海報一大主題是刺激愛國意志,強調從軍的義務,宣示一種超越個人的參戰原因,許多海報因此納入國家代表象徵,或守護國家的價值觀。在英國,常見元素包括代表動物雄獅、大不列顛人格象徵「不列顛尼亞」(Britannia)、英格蘭擬人形象「約翰牛」(John Bull)、米字國旗(Union Flag)等,有些海報也試圖將軍旅生涯刻畫成刺激、驕傲的選擇。

2014072704-WWI-Poster 2

穿著米字旗背心的約翰牛,通常被描繪為結實、矮壯、快活且實事求是的中年男人,常出現於政治諷刺漫畫中。

2014072705-WWI-Poster 3

不列顛尼亞女神號召人民譴責德軍於1914年12月襲擊英格蘭斯布卡羅(Scarborough)等海港城市的暴行,那時眾多平民傷亡引起英國公憤。不列顛尼亞是羅馬帝國時期,大不列顛地區行省的古名;她一般形象是一名手持三叉戟及盾牌,頭戴柯林斯式頭盔(Corinthian helmet)的女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