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BLUE BOTTLE的風險資本實驗

2017-09-22 06:30

? 人氣

首先,眾所皆知地,Blue Bottle Coffee很堅持只販售烘培後兩週期限內的咖啡豆,因此從在奧克蘭發跡開始,他們就堅持分店要開在自家烘培廠的有效運送範圍內,有些店甚至就直接開在烘培廠的旁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題外話,一些不熟悉美國咖啡文化的台灣咖啡迷一定對此感到疑惑:咖啡豆本來不就是應該烘培後兩週內用完嗎?怎麼這麼基本的道理也可以拿來當做「招牌」?

呃,這國家是美國,所以⋯⋯你知道的。

強調個性化的藍瓶咖啡,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成功進行跨國連鎖。(圖/Blue Bottle Coffee Japan@Facebook)
強調個性化的藍瓶咖啡,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成功進行跨國連鎖。(圖/Blue Bottle Coffee Japan@Facebook)

言歸正傳,Blue Bottle Coffee的口碑一部分來自於這樣對於新鮮烘培的堅持——不管這樣的堅持有沒有真的反映在咖啡味道上——也讓他們得以收取比星巴克咖啡更高的單價。但犧牲掉的自然就是可擴張性,就算是物流之王亞馬遜,也不見得能夠建置一個能夠支持上百家到上千家分店、從咖啡豆烘培到運送到消費殆盡都在兩週內完成、然後還能賺錢的後勤系統。或換個角度來說,Blue Bottle Coffee的粉絲攻擊星巴克的咖啡豆保存期限長達數個月到半年,一定添加很多保存用的添加物,但那樣的保存期限在星巴克的商業模式中顯然是必要的,否則已經有比Blue Bottle Coffee高出好幾個數量級的分店和對應的物流系統的星巴克,怎麼有可能不去嘗試縮短咖啡豆的消耗期限以提高品質?

另外一個Blue Bottle Coffee可能從一開始就並非可以高速擴張的生意的證據,在於它那知名的手沖咖啡過程。到過Blue Bottle Coffee門市的美國消費者總是津津樂道店員仔細手沖咖啡的過程,以及店內洋溢的自然咖啡香,這種視覺上和味覺上的享受也是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單價的原因之一。

但星巴克其實也經歷過這一段日子!

曾經星巴克的粉絲是非常享受傳統義大利濃縮咖啡機的手動製作過程,從磨豆到裝填到拉下機器拉桿,到「嗤」的一聲蒸氣冒出,濃稠的黑褐色液體流入溫熱好的小咖啡杯。但隨著星巴克越來越受歡迎,單店客流量增加,公司不得不導入從磨豆到釀製出濃縮咖啡一機完成的自動機種。雖然味道並沒有改變,但早期粉絲紛紛大聲抗議,甚至用腳投票,這讓舒茲也曾猶豫過這到底是不是個好決定。最終絕大多數的消費者是接受了自動機器,以換取快速的外帶過程。這裡的重點是:如果星巴克都得在某個時間點放棄自己的信念、改使用自動機器,以追求高速成長,Blue Bottle Coffee的人工手動——甚至不是機器手動——沖泡過程可能根本永遠都沒有高速擴張的潛力。

明明整個社會都吵著要抵制星巴克、林鳳營,為何他們的銷售成績依然嚇嚇叫?(圖/Ricky Aponte@Flickr)
同樣被認定為顛覆箭靶的老大哥星巴克,在1987年出售給霍華・舒茲後,實現了驚人的高速成長,成功在1992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圖/Ricky Aponte@Flickr)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也許無須花這麼多時間打一隻落水狗,尤其是這隻落水狗現在已經屬於一個超級賺錢的穩定大企業,所以Blue Bottle Coffee的粉絲可以暫時不用擔心他們熱愛的品牌倒閉——至於他們珍惜的味道會不會改變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從Lowercase Capital、True Ventures、Index Ventures、谷歌風險資本到富達,當他們敲敲算盤發現這筆私人新創投資還不如買星巴克的上市股票划算時,不知道他們心裡是作何感想?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