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幕後》柯文哲閉幕致詞11度提「地理性意涵」台灣 曾向綠營徵詢如何打擦邊球

2017-08-31 21:19

?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在世大運閉幕時,確實有意要將台灣多次置入,決定用帶有「地理性意涵」的台灣來表述,打擦邊球。(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在世大運閉幕時,確實有意要將台灣多次置入,決定用帶有「地理性意涵」的台灣來表述,打擦邊球。(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世大運讓台灣留下一個難忘的記憶,許多人關注到市長柯文哲於閉幕典禮上的致詞,淺白且有節奏感,11度將「台灣」置入文稿,引起不小騷動。據了解,在事前準備這份致詞稿時,柯文哲確實有意要將台灣多次置入,在曾向綠營徵詢意見,最後決定用帶有「地理性意涵」的台灣來表述,打擦邊球,而閉幕式上,柯也有意識地帶入更多「柯式主觀想法」,為此致詞,柯本人刪改多回,直到閉幕致詞前一晚,仍挑燈夜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稿由柯文哲完成 幕僚協助

柯文哲相當明白,在世大運閉幕的國際轉播場合,致詞內容的重要性,因此,事前就在致詞文稿上多有著墨,稿子主要由他本人完成,幕僚協助,直到開幕前一天的29日晚間11點多,柯本人都還對著文稿刪刪減減,思慮甚多。

柯文哲也明瞭,必須要將「台灣」二字置入文稿,以回應國內民眾在國際出頭的期待,但台灣2字要如何擺放,前後文句又該如何,讓政治經驗不足的他,需要更多政治專業意見,因此,曾詢問政界綠營人士的意見,包括該如何自然地將「台灣」置入、置入的程度如何,以及話要怎麼說才不會引起中國大陸的反彈,這些都在柯的考量範圍內,畢竟明年還是希望台北與中國上海共辦「雙城論壇」。

世大運閉幕表演,阿根廷選手進場,披著國旗。(蘇仲泓攝)
柯文哲也明瞭,必須要將「台灣」二字置入文稿,以回應國內民眾在國際出頭的期待。圖為世大運閉幕阿根廷選手披著國旗進場。(資料照,蘇仲泓攝)

將文稿中與「台灣」有關的文句重新攤開來看:「十二天來在北臺灣的競技場上拚鬥」、「讓2300萬的臺灣人民」、「臺灣有機會向世界證明臺灣的力量」、「臺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美麗島─福爾摩沙」、「再次感謝世界光臨臺灣」。

柯文哲所陳述「台灣」 都以「地理名詞」出現

不難發現,柯文哲所陳述的「台灣」,都是以「地理名詞」的形式出現,換言之,不涉及政治與主權的內涵,依照中、台兩方長期公開互動的經驗,以「地理性」提及「台灣」,是可以被中國大陸接受的,不會構成不滿抗議,也被普遍認為是在發言的份際內,甚至有打擦邊球的效果,佔到一點便宜。

致詞過後,媒體記者們開始計算柯P提了幾次「台灣」,這些也在柯文哲與幕僚的思考劇本中,考量到閉幕式代表世大運的尾聲,致詞倒是可以更放開地說,帶入更多柯本人真正的想法,因此,整場約莫5分鐘的致詞,光是「台灣」2字就出現驚人的11次,較開幕式上的3次更為頻繁,這也是柯有意識而為之。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將世大運旗交給下一任主辦城市拿坡里代表。(台北市政府提供)
整場約莫5分鐘的致詞,光是「台灣」2字就出現驚人的11次,較開幕式上的3次更為頻繁,這也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左)有意識而為之。圖為柯文哲將世大運旗交給下一任主辦城市拿坡里代表。(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航向全世界」 呼應柯文哲「我像哥倫布」

熟悉柯文哲的人士坦言,柯文哲雖為政界新手,但對於演講文稿,卻有「一把抓」的自主性格,身邊的文膽很難讓柯滿意,換了又換。而幕僚草擬好文稿後,柯文哲會用的,多半有幾個特質,首先,與他的想法不合者,一定刪掉,不會為了場面講非自己認同的話;其次,華麗的詞藻並非他所愛,柯更習慣於淺白,但有節奏性、有力量的言語,具體表現在本次致詞末段:「臺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臺北,是一座光榮的城市;美麗島─福爾摩沙,將繼續帶著海洋子民的勇氣與開放的胸襟,勇敢的航向全世界」,當中就帶有修辭上的對仗設計,也呼應了柯常掛在嘴上的理念:「我像哥倫布航向不可知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