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抽走知識根基何來素養?課本沒有三國的真正影響

2020-09-23 05:30

? 人氣

中學歷史的新課綱出爐,將關於三國的章節刪除引發熱義,筆者認為如此可能會使學生缺乏學習的動機。(資料照,imdb)

中學歷史的新課綱出爐,將關於三國的章節刪除引發熱義,筆者認為如此可能會使學生缺乏學習的動機。(資料照,imdb)

國二歷史抽去三國,劉邦、武后消失在課本中,引發社會譁然。其實這些在新課綱學生的眼下,都已是尋常而麻痺的事實。高二的地理課本,世界版圖不再完整。筆者手上的龍騰版課本,便是依課綱設計,「東南亞與南亞二選一」──因為課綱之下他們都是屬於「東西文化的接觸與區域發展」,所以選擇其一為例教授。種種的知識面內容,被無情、無理的刪去,取而代之的是花俏的探究、實作、閱讀理解……。令筆者甚為困惑,這麼做學生就能比較有動機學習,比較有素養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老師曾在新聞表示看法,說老師仍然可以透過自編教材補充。這的確是課本內容刪減的應對方法,但是這麼做的前提,如果是依照課綱,每週三節社會領域課程(有學校的安排是歷史、地理、公民各一節)呢?每週一節的課程,連趕完進度都有困難。這種說法,忽視了學科的根基是課本,教育的根基是動機。

一本課本的內容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揭櫫了該領域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內容,而不會在浩瀚領域中學習毫無頭緒。換句話說,它能劃清界線,哪些是老師該負的責任,哪些又是教育部丟包給學生去「自主學習」的責任。要給學生加深加廣的起點,「什麼有寫」很重要,「份量」倒是其次。新課綱以前的學生,或許會因「三國」只佔了一頁而覺得可惜;但當老師上到那一頁,對三國有些生活連結的學生們,總會珍惜能馳騁想像、心中人物躍上歷史舞臺的那一刻。甚至打從拿到課本就開始與左右唧唧喳喳的討論,希望這堂課快點到來。

此時有些學者專家,做些不近人情的評論,去區分東漢與三國、正史與演義,挾著尖銳的學問刺破歷史課的浪漫。對於歷史的知識面來說,課本少了三國只傷及毫髮,但對於廣大學生的期待這回事,該如何交代?我們當然知道歷史課本不談瑜亮,遑論關公大義;那段歷史的重點,在九品官人法、士族、民族宗教融合。但是終究是那第一頁,引發了學生的動機呀!少了三國時代的引子,就如同沒了火車頭的火車,怎麼教學生有動力往下翻呢?

每週一節的歷史課,已經難以承載這麼多的故事,而改以號稱「宏觀」的角度去探討制度、文化。只不過要串起「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終究要一路補充朝代興替才能讓學習完整。而教育現場的老師們都明白:學生會想在學習上付出心力的關鍵,在個人的態度,能否做到課綱期許的自發。新課綱的制度之雜、內容之薄已經得罪不少老師,如今連有動機的學生都要失落。教育部,看看教育現場的臉色吧!

*作者為新課綱下高中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