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到底是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為何中國政府堅持將他囚禁到生命終點?

2018-07-13 09:20

? 人氣

不難發現,劉曉波一步一步從文學評論發展到思想文化批判層面,成為非理性主義、反傳統思潮的代言人。1987年,劉曉波發表首部著作及成名作《選擇的批判——與李澤厚對話》。1988年6月,劉曉波發表博士論文《審美與人的自由》,其論文答辯會(口試)吸引數百名學生旁聽,9位學者組成的答辯委員會一致通過,劉曉波成為文學博士,並應聘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外的公安因霧霾而戴口罩執勤(AP)
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外的公安因霧霾而戴口罩執勤(AP)

「暴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暴政的屈服、沉默或讚美」

1988年8月到1989年5月間,劉曉波應邀赴挪威奧斯陸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北京及全國高校(大學)學生相繼舉辦悼念活動,發展成大規模街頭抗議運動,當時人在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的劉曉波立即響應,參與海外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的聲援活動。

4月20日,劉曉波與胡平、陳軍等10人共同發表敦促中共反省糾正錯誤的〈改革建言〉,對學運表示關注,要求重新審查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運動、1987年「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的有關問題,並主張「修改憲法」,取消鄧小平「四項基本原則」,加入保障基本人權的條款,開放民間報刊,禁止因言定罪,真正實行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新聞自由。

4月22日,劉曉波在《世界日報》發表〈胡耀邦逝世現象的省思〉,起草〈致中國大學生的公開信〉,批判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專制政體」,鼓動學潮要「拋棄尋找開明君主的改革模式,而嘗試著走一條從制度上改造中國的道路。」「如果大陸的大學生們和那些追求民主的知識分子們,能在公開支持黨內開明派的同時,也公開支援魏京生等人和海外的《中國之春》,肯定會加快中國民主化的進程。」「暴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暴政的屈服、沉默或讚美。」

1989年6月4日,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北京當局血腥鎮壓示威學生(美聯社)
1989年6月4日,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北京當局血腥鎮壓示威學生(美聯社)

離開美國,回到北京,參與學運,進行絕食

4月26日,劉曉波離開美國,27日回到北京,並立即參與學運活動。

5月13日,北京數百名大學生到天安門廣場開始絕食靜坐;14日,劉曉波到廣場支持和協助學生,參與廣場絕食團的宣傳、撰稿、講演、募捐等活動,為《北師大絕食團通訊》籌款、組稿、編輯和發行,並參與「首都各界聯合會」的籌建工作。

6月2日,劉曉波與周舵、高新和台灣歌手侯德健發表〈六.二絕食宣言〉,一方面大聲疾呼「我們不是尋找死亡。我們尋找真的生命。」一方面開始72小時絕食。後來在軍隊進入天安門廣場的所謂「清場」過程中,劉曉波等人「廣場四君子」曾經與軍隊談判,試圖讓學生安全撤離,但仍無力阻止舉世震驚的「六四慘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