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淚觀點:希望劉曉波案能 成為某些轉變的契機

2017-07-08 07:10

? 人氣

中國和西方不同,台灣、香港和大陸在近代以來,也有著不同的歷史經歷,政治文明不能被西方定義的模式所壟斷和宰制。因為差異化的政治歷史及文化傳統,中國可能確實適合於中央集權型政府,一黨執政也沒有問題。但也恰恰是這種制度道路的適用,給中國政府和執政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國的執政黨和政府,要比西方民主社會下的政黨和政府更能包容得了異見,更能聽得進去批評,要主動擴大民眾的政治參與,還要有強烈的法治意識和包容精神,而不是以一種專政的心態來進行管制,執政不等同專政。若做不到這些,在今天這樣的時代,就會不斷造成執政合法性的自我解體,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胸襟包容 孕育新的可能

這個社會,今天這個世界,確實有一些普世與人類的共同價值,比如自由、民主、人權甚至包括環境保護等。川普(Donald Trump)退出《巴黎協定》之所以在國際社會招致普遍反感,就是因為他踐踏了當今國際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普遍價值認同。美國這些年的國際軟實力不斷解體甚至導致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義的退潮,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它一邊在口頭上維護某些共同價值,一邊卻成為踐踏這些價值的凶嫌。這樣的教訓,對於一個崛起的大國來說,必須及時汲取。

我這些年在台港和海外,包括在中國國內,經常和年輕人聊天,經常從歷史的視角,告訴他們中國制度道路的適用性。很多人罵我是幫中共對海外的年輕人洗腦。拜託,我草民一個,何德何能去對年輕人洗腦,中共哪裏又需要我的幫助?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很樂意看到中國制度道路的合法性越來越穩固,看到中國能為全球治理和人類政治文明作出貢獻,並得到世界認同。我也很欣慰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透過坦誠溝通交流,能轉變原來太過理想化的認識,開始從中國的政治、歷史、文化和國情考慮問題,認識到中國制度道路的適用性。當然,對於那些堅持自己認識的年輕人,我也充分理解和尊重。

但另一方面,這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不夠現代化,特別是價值觀體系的僵化教條和包裝宣傳手法的笨拙,官僚們法治精神的嚴重缺失,對多元社會下的不同表達和批評缺乏包容,包括對人權缺乏尊重等,正成為制約外部世界對中國認同,特別是台、港社會及海外年輕華人,對中國道路和制度認同的最大因素。而這可能也正是中國經濟崛起了,卻無法讓天下華人歸心,甚至有些人還離心離德的根本原因。就好像一個家庭不能總是抱怨孩子們不聽話,卻不檢討自身的相同問題。咱們這個民族,真的要人人都爭氣才行!

除此之外,我現在還有一個很大的擔心,是太過嚴苛的網路管制,會不會窒息了中國互聯網的活力,讓中國在這個領域失掉競爭優勢?要知道中國互聯網所以能後發先至,不是因為此前「管」得多好多嚴,恰恰是因為這一產業從2000年開始不斷萌芽成長,不像傳統產業那樣遭到嚴格管制,有了一個開放的創新環境,才能取得今天這些傲人成績。我們今天收割的果實,都是十幾年前種下的種子。這是一個非常弔詭的悖論,現代社會下幾乎任何產業都需要管理,互聯網也是如此。但過於嚴格的管理,又可能窒息一項產業的活力。

劉曉波案是個極大的不幸,但我希望這個不幸,能成為一個促成某些轉變的契機!

*作者為多維月刊特約撰述,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20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