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報復性反彈後,中國公司債市場會是下個機會嗎?

2020-08-01 07:50

? 人氣

中美貿易戰本已平息,隨著疫情升溫,似乎有跟著復燃的跡象。(AP)

中美貿易戰本已平息,隨著疫情升溫,似乎有跟著復燃的跡象。(AP)

你應該知道的是:中國基於限制流動性的戰略考量,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沒有大舉擴張槓桿。由於疫情控制得宜,作者認為中國的公司債市場應有機會可期。

中國公司債市場近幾年大幅成長,且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債信市場之一。這幾個月來,中國成為新冠肺炎震央,導致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加劇,在貿易協議與談判上增加了市場波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新冠疫情阻礙了中國經濟發展,但與已開發經濟體相比程度較小。預期2020年中國的GDP能維持正成長2%,2021年將強勁復甦至8.6%。

在貨幣寬鬆與財政計畫方面,中國的決策者一向不慷慨大方。此舉是為了避免過去幾年成功進行的去槓桿化行動。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的債信繁榮期促使中國債務水準上升,主要是由公司債驅使。幾年來,官方已決定要控制債務水準。

一個正面的跡象是,過去四年來,廣泛的影子銀行(發生在受監管銀行體系之外的貸款)相對於GDP已有所下降。整體而言,因為貨幣與債信政策放鬆以支撐經濟從新冠肺炎中復甦,中期內槓桿率將不可避免地上升。但我們認為漲幅有限,也不會看到系統性風險,因為決策者有明確的意圖繼續維持金融穩定。

過去十年來,經濟結構已從製造與出口轉型至國內消費與服務。由於較少依賴全球貿易以推動國內復甦,同時對於控制債務水準有著較大政策關注,總體經濟上更加強健且具彈性。因此,我們是否有機會進入一個迅速發展且吸引人的市場?

中國公司債評價有多吸引人?

就像其他市場,中國公司債在新冠肺炎高峰時被大幅拋售。包括投資級債(較高品質,評價為BBB級以上)和高收益債(相對具風險)都受到影響。

就像下圖中可看到的,美元計價的中國投資級公司債信用利差,從2月中略高於130個基點,上揚至3月下旬的286個基點。隨著市場復甦,中國投資級債的信用利差也回落到約220基點,仍遠高於過去幾年水準。

在美元投資級別的中國債券市場中,很大一部份由國有企業與政府隱性支持的銀行所構成,這有助於其保持彈性。

中國投資級債評價仍具吸引力。(資料來源:洲際交易所美銀美林、摩根大通,統計至2020年6月18日,圖:施羅德投資)
中國投資級債評價仍具吸引力。(資料來源:洲際交易所美銀美林、摩根大通,統計至2020年6月18日,圖:施羅德投資)

中國高收益債市場看到急劇下跌,利差來到2011年以來的水準,2011年當時市場恐慌的最後一幕是「緊縮恐慌」(Taper Tantrum),聯準會開始減少購買公債。

今年2月20日利差從600個基點以下,一度飆升到約1500個基點。新債券的高度供給與較低流動性部份解釋了這樣的現象,整體來看,中國高收益債看起來具有吸引力。不過我們還是認為,市場上的標的也不是都好。

中國公司債到期日較短

中國公司債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是他們相對較短的平均到期日(債券全額償還的時間)。根據洲際交易所美銀美林的資料,統計至6月中,美元計價的中國投資級公司債平均到期期限不到六年,整體市場殖利率為2.6%。

根據摩根大通的指數,投資級新興市場公司債(美元計價)平均期限為8.5年,殖利率3.6%。美國投資級債平均期限則為11.5年、殖利率2.2%。如果我們將相似的到期日做比較,美國投資級5-7年期公司債指數的殖利率1.8%,5-7年期新興市場公司債的殖利率為3%。

因此,中國有較短的存續期間,即對利率敏感度較低。到期日愈短,大致上意味著較低的風險。較長的到期日,實際上表示較高的不確定性,因為增加了不可預料之事發生的機會。

降評循環觸底了嗎?

債券評等機構相較過去(如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對調降評等更加主動。為應對這次危機,調升評等與調降評等相比來到史上最低。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這一輪的降評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最壞狀況。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離結束還很遠,降評的風險仍在,企業盈餘仍舊承受壓力。然而,有鑒於大規模財政與貨幣政策支持,以及解除封城,我們預期降評的幅度和程度不會像4月、5月時那樣。但未來的風險是,大規模的第二波傳染會觸發再次實施廣泛封城,以及油價的再次下跌。

在債信基本面惡化的背景下,債信市場表現很可能不平均,使得主動式管理變得比任何時候來得更重要。

亞洲(不含日本)升評與降評比例來到史上最低。(資料來源:標普、穆迪,統計至2020年6月15日,圖:施羅德投資)
亞洲(不含日本)升評與降評比例來到史上最低。(資料來源:標普、穆迪,統計至2020年6月15日,圖:施羅德投資)

降評表示更高的違約風險嗎?

過去十年中國大量的債信成長,以及由此產生的「問題」資產,正是決策者會採取行動的主因。在金融海嘯過後的2016年,基本上是中國債信熱潮(主要由公司債驅使)的終結。自此之後,政策就明顯地轉向限制槓桿成長。

在2020年,中國所有類型的借款人都會增加槓桿,以對抗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不過,債信「清償」仍是決策者的優先事項。隨著問題債信出現,儘管有必要提供更強的支撐來避免系統性風險,他們卻以可控的方式允許更多的違約發生。

也就是說,中國政府打算繼續控管債券數,且愈來愈有選擇性地救助。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違約率上升。高調的國有發行人天津物產集團(Tewoo Group),去年底的違約就突顯了這點,隨著新冠肺炎影響逐漸顯現,違約的可能性更大。

但就長期來看,卻是正面效應。許多中國企業已經體質強健,但能容許違約有助於加強的企業紀律與資產負債表管理。如同我們在下圖看到的,中國的投資級企業已建立強健的資產負債表。至於高收益企業則有更多進步空間,但我們還是可以找到有著良好資產負債表與基本面的公司。

此外,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如拉丁美洲和非洲,中國債信領域對原油的曝險較低,預期對疲軟的油價更具抵抗力。

其他亞洲國家如泰國,中國也較不受到旅遊業中斷的影響;與印度和巴西相比,也對疫情控制地較好。因此,中國企業大體上處於比較好的情況以度過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

中國企業基本面仍舊穩健。(資料來源:標普、摩根大通、施羅德投資集團,圖:施羅德投資)
中國企業基本面仍舊穩健。(資料來源:標普、摩根大通、施羅德投資集團,圖:施羅德投資)

由上而下的基本面仍具支撐力

在超低利率的環境下,要尋求收益愈來愈難,而亞洲債券市場則提供了具吸引力的殖利率。

隨著獲利持續下降的壓力,以及中國官方可能容忍較高的違約率,很重要的是要確定哪些是能夠生存與茁壯的強大企業。龐大的流動性已經湧入市場,可能會持續無差別地推升風險性資產。新冠肺炎後的市場復甦,在亞洲債券市場幾乎看到大量的買盤。但隨著新冠肺炎危機慢慢解除,我們預期愈來愈多不同的債信基本面會反映在市場中。

我們也預期新冠肺炎帶來的結構變化,例如消費者行為與供應鏈管理。因此,不同產業的債信展望也會不同,並取決於企業能生存,我們認為「永續性」會成為企業與政府的重要課題。


以上個股僅為新聞事實舉例之用,非投資建議。過去績效不能作為未來投資參考。本資訊由施羅德投信提供,僅供參考,未經本公司許可,不得逕行抄錄、翻印、剪輯或另作派發。本公司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誤或疏漏,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受僱人,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施羅德投信,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 周岐原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