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再爆流血衝突》中國怎麼看?印度怎麼看?國際社會又怎麼看?

2020-06-21 12:00

? 人氣

2020年6月18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舉行反中示威,抗議者當場燒毀習近平照片與人像。 (美聯社)

2020年6月18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舉行反中示威,抗議者當場燒毀習近平照片與人像。 (美聯社)

中國印度繼1962年爆發過邊界戰爭之後,幾十年來在爭議地區時有摩擦,並相互指責對方。最新摩擦之後也不例外,雙方都站在己方視角總結出對方應該負責的觀點與論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原本是北京與德里正式建立外交關係70週年紀念。在這種兩國關係重大年份裏,中國方面慣例要開展的友好促進活動,但眼下不斷見諸媒體的卻是雙方邊境衝突的消息。

迄今為止,僅半年時間裏,中印邊境線上的軍隊摩擦、對峙、肉搏的消息不斷,甚至出現了1962年邊境戰爭以來最嚴重的傷亡事件。中國、印度以及一些第三國的分析與觀察人士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雙方發生衝突的可能動機。

中國觀點

中國方面以及少數國際學者認為,最新邊境摩擦是由印度挑起。他們論述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在西太平洋,中國和美國摩擦不斷增多,朝鮮半島、台海、南海緊張形勢不斷,一直對中國意圖和實力有猜測和疑慮的印度乘機「發難」,判斷解放軍或無力西顧,或無力陷入兩線作戰困局。與此同時,美國加大拉攏印度力度,使印度成為美國再平衡戰略中「自由開放印太地區」力量均衡的關鍵戰略伙伴,也促使印度增加了信心。

二、從印度自身有多重政治經濟戰略需要,主要包括:

1、印度莫迪政府未能控制好新冠疫情,在經濟衰退前景面前,迫切在經濟上需要吸引國外投資從中國轉向印度,特別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美國製造業撤出中國的背景下,轉移到印度。但西方經濟界人士目前並不看好印度。惠譽國際評級6月份剛剛將印度經濟前景從「穩定」調整為「負面」,投資調整到最低級。高失業率和負債迫使印度亟需加強和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關係。

美國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印邊境衝突擴大了印度與美國的軍事情報和資源交流。2017年,美國在中印洞朗邊界事件中就向印度提供了情報。如果邊境再次發生類似洞朗的長期事件或意外升級事件,印度將會再次希望美國提供外交和情報支持。

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主要依靠進口。
Getty Images 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主要依靠進口。

2、印度國防武器主要來源基本都是國外採購,印度近年來成為亞太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俄國分析人士認為,印度2019年軍費支出為711億美元,超過了俄國。考慮到預算赤字,如果沒有迫切國防需要,印度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被迫減少軍費支出。因此,印度軍方通過不斷製造邊境衝突,避免軍費被削減,同時也方便擴大國外採購,特別是增加對美製武器的採購。

西方武器出口商也有同樣需求,2017年中印洞朗邊界事件期間和之後,美國幫助印度軍隊採購了美國製造的攻擊直升機、偵察機、重型運輸機和火炮。此舉也拉近了美印關係。

3、目前印度官方公布的疫情及死亡人數遠遠低於實際情況。印度執政黨印度人民黨一直宣揚民族主義,很早就宣稱已經控制新冠疫情。但在每日新確診人數過萬的壓力下,需要轉移公眾和媒體的注意焦點。

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庫雷希6月中旬表示,印度政府應將重點放在解決內政問題上,而非像擴張主義國家一樣四處引發邊境爭端。

印度為在中印邊境衝突中喪生的士兵舉行葬禮。
AFP 印度為在中印邊境衝突中喪生的士兵舉行葬禮。

印度觀點

印度方面及不少國際分析人士則認為,這次邊境衝突由中國挑起。主要論述如下:

一、中國近年來經濟迅速發展,軍事實力大增,推行戰狼式外交,到處擴張。

二、隨著新冠疫情的打擊和中國經濟的萎縮,中共一黨專制的合法性下降,中國軍隊四處挑釁,除了在南海和東海的軍事行動外,也「侵犯」印度,借此轉移國內矛盾焦點。

三、印度有分析人士認為,因為印度自2020年5月22日起擔任世界衛生組織(WHO)執委會主席,北京希望逼迫印度配合中國關於台灣問題和國際冠狀病毒評估的立場,在邊境製造摩擦警告印度。

對比起中國媒體相對低調報道邊界摩擦,印度媒體則最早大幅報道,並且持續跟蹤。印度各界很多人都主張強硬反擊「中國侵略」,民間也有人發起抵制中國產品運動。

國際觀點

從歐美各國的主要媒體上發表的有關中印衝突的報導與評論來看,認為中國「強勢」和「擴張」的觀點似乎佔據多數。

不過,也有相對中立的歐美學術界人士發表文章指出,兩個崛起中的核武大國,如今有分別趕上希望利用民族主義情緒來統攬民心的領導人,因此雙方誰也不願意被內部和外部世界認為「軟弱」,因此儘管雙方都沒有真正開啟戰爭戰略意圖,但是目前這種各執己見、相互指責,甚至邊境摩擦不斷的情況估計一段時間內難以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