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掉進防疫黑洞的「小明」們,何時才能回家?

2020-06-18 07:20

? 人氣

「小明」家屬、台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17日於疾管署門口召開記者會陳情,呼籲政府盡速讓孩童返台。(盧逸峰攝)

「小明」家屬、台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17日於疾管署門口召開記者會陳情,呼籲政府盡速讓孩童返台。(盧逸峰攝)

五個月了,很難想像,還有一群滯留大陸的「小明」們,苦等不到回家的路,「台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數十名父母在行政院前請命的同時,他們的淚似乎完全喚不醒決策官員可能存有的一點溫暖的心。對比五個月前後的情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經放寬境外商務人士來台,更開放包含港澳在內的十一個國家地區的境外生入台就學,獨獨「小明」們不能回家,完全沒有道理和邏輯可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群不能回家的「小明」們,可能是陸配婚生子女,但生在大陸,未能即時取得國籍;或陸配前一段婚姻的子女,但亦是兩岸婚配感情的產物,若非夫妻感情深篤,家庭未必願意接受繼子女,不論何種情狀,他們都是從小隨父母在台成長、就學,除了等待國籍之外,所有國民的法定義務包括健保費,無一不照台灣法律規範,然而,疫情當頭罩下,他們却成了兩岸特殊情境下的犧牲品,最莫名其妙的是,擁有居留權證的父母准許返台,却不讓孩子與之團聚,於人道人權當然有虧。

若為防疫故,照疫情指揮中心的說法和作法,台灣逐步解封的同時,邊境管制可謂「滴水不漏」,不分本國、外國,只要入境,一律都要居家隔離檢疫,這是一道嚴格且公平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下,連非本國籍的商務人士和境外生,都能入境台灣,何以「小明」們要受到特殊對待?衡酌過去五個月,境外移入案例多來自歐美日等國,反倒是那麼包機撤離的滯陸人士,皆無異狀,疫情指揮中心對「自大陸返台」獨有恐懼之心,能說不是歧視就是敵視嗎?

20200617-「小明」家屬、台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17日於疾管署門口召開記者會陳情,呼籲政府盡速讓孩童返台,與會者下跪求情。(盧逸峰攝)
「小明」家屬、台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17日於疾管署門口召開記者會陳情,呼籲政府盡速讓孩童返台,與會者下跪求情。(盧逸峰攝)

根據指揮中心公布的放寬境外生來台的SOP,應屆畢業生優先再視檢疫狀況依序開放舊生和新生,抵台後單一櫃台報到,防疫交通接送,優先入住校外防疫旅館,沒有一條不能適用於「小明」們?而家長也表明願意接受最嚴格的檢疫規範,指揮中心有哪個科學根據,認定「小明」們的防疫風險更高?

指揮官陳時中說,何時開放「小明」們或陸生入台,要觀察北京疫情變化再做討論,這是一個依據,不能說全無道理,但是,中國何其大?北京防疫升級,疫情擴散到遼寧、四川都是個位數的個案,為何不能分區分省處理?最重要的,不論是「小明」們或陸生,都是可控管的名單,不是一盆水撒出去就收不回來,對境外生能做到的防疫管制,對陸生和「小明」們完全可以做到,指揮中心撒手不管,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不負責任。

「小明」們都是「新台灣之子」,是「準國民」,政府不能棄之不顧,五個月過去,政府還是將之拒於門外,是對國民的背棄,就算為了防疫讓他們多等五個月、半 年,就是不能遙遙無期,讓他們看不到回家的路。

陸生問題簡單些,對岸已經宣布新的學期不再開放陸生來台名額,問題在已有學籍的陸生,如何維護他們的學籍與就學權?政府重新打開陸生入台的大門,除了既有陸生就學權益,其實是釋出維持兩岸學生交流的政策訊息,有利於疫情緩解後「回復舊觀」。

前副總統呂秀蓮感嘆,新冠疫情讓兩岸出現「敵意螺旋」,就是因為缺乏溫馨的同理心,沒有相互關懷還不斷相互較量,「小明」們與陸生正是「敵意」螺旋下,最無辜的一群,防疫成了防中,防中甚至成了防「小明」,稚子何辜?當台灣人父母跪在行政院門前聲淚俱下,決策官員難道就沒有一點不忍之心嗎?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