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作定生死,打火哥:遇濃煙千萬別衝去拿濕毛巾摀口鼻!

2020-05-31 13:20

? 人氣

而這種錯誤觀念既然如此致命,為何還到處流傳呢?這個觀念大概是二十世紀初從美國開始流傳,當時美國的房子以木造居多,一旦發生火災就是全毀,所以無論是什麼情況,一定要想盡辦法逃離火場。現在則大多是鋼筋混凝土具防火建材的建築物,發生火災後,起火處的濃煙高熱不容易散去,就會以極快速度蓄積濃煙、劇毒及高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木造房子燃燒的發煙量較現代建築物少,且不易產生濃煙。台灣早期也有很多木造建築物,所以當時教導大眾逃生時要用溼毛巾,避免吸入煙灰,引起咳嗽不適,就當時情況來看應該是正確的做法。但隨著時代更迭、建築型態改變,防災觀念也該與時俱進。

努力求生,但別冒險逃生

火場中,要求生,別涉險逃生,尤其遭遇濃煙時,絕不該貿然穿越逃生。

如果火災發現得早,你應該立即逃生、離開現場,而不是浪費時間找溼毛巾或其他其實無法保護你的東西,不但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可能因此害你受困火場。

如果火災發現得晚,你應該尋找相對安全的地方避難,千萬別想靠溼毛巾或其他東西,讓自己從「相對安全」的地方移動到「更致命」的炙熱劇毒濃煙中。

作者/蔡宗翰

本文摘自《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第一線熱血消防員親授關鍵保命絕招,破解火場迷思

《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第一線熱血消防員親授關鍵保命絕招,破解火場迷思》
《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第一線熱血消防員親授關鍵保命絕招,破解火場迷思》

責任編輯/任婉鵑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