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強觀點:正義不該從偏見探尋-論陪審、參審雙軌併行可能的盲點

2020-05-21 06:40

? 人氣

別忘了,法蘭克所身處的國家,是採取陪審制的美國,可見這個問題確實存在於美國陪審制中。但採取得選擇併行的部分草案,似乎沒有提到要如何解決、避免在採取陪審制國家所遭遇的問題。如果無法避免的話,又如何說服併行的必要性,此可能是部分草案存在的第三個盲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不應簡化問題,誤以為只要把人民與法官分開,營造出「人民獨立評議」的環境,就能夠避免傲慢、偏見等因擔綱裁判者的主觀所可能產生之偏誤。如此兩極化的劃分,有可能讓我們誤以為擔綱裁判者主觀導致偏誤的危險只存在職業法官,忽略了真正的問題根源其實是來自「人審判他人的理性極限」。

四、評議制度設計宜避免群體極化與從眾效應

『…在「十二怒漢」中,是由八號陪審員(令人難忘的亨利·方達)開始提出不同的聲音,並且說服了其他另外11位陪審員,讓被告無罪釋放。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讓步的通常會是亨利·方達…』(註1)

採取國民參與司法審判的重要因素之一則是審議式民主主義的展現,透過彼此提出不同意見的討論,進而省思自己想法是否良善、有無缺失,而在討論之後得出最好的決策。然而,從社會心理學層面來看:陪審制還存在的問題之一則是:評議時的「群體極化效應(group polarization)」和「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簡單地來說,原本評議的進行是希望落實前開審議式民主主義的理念,然而,在無法避免新聞媒體所激起的處罰情感時,尚未審判前多數國民認為被告有罪、而少數國民認為可能無罪,當經過檢察官、辯護人挑選結果,採取多數意見的國民較容易成為陪審員團體,此時呈現性質相近的均質團體,彼此間確認與團體內其他與自己意見相同的過程是較容易的,並且會強化自己所持意見的想法,產生了群體極化效應,如果沒有存在不同意見的少數,所謂不同意見的討論、思辨,則可能不會出現,被告方面的主張可能會被忽略的危險。

其次則是從眾效應,當沒有被拒卻而進入陪審團的陪審員,傾向有罪是多數意見時,此時即便有少數採取無罪的不同意見,如果是成為陪審團中之成員,其等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經常思辨磨練的話,原本希望提出不同意見的多元討論未必會出現;即便是作為少數意見提出了,也很可能無法令他人有所反省,反而是反過來說服自己想法是錯誤、不理智的,甚至認為應該和多數意見一致同調。也因此文獻上甚至提出有研究認為如果要預測陪審團的判斷結果,最好的方法是看看在評議前看看大部分的陪審員贊成哪一邊,大概結果會有90%是一樣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