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為何不怕假新聞?芬蘭官員:我們教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

2017-05-04 15:10

? 人氣

「德國麗莎事件」 假新聞的真傷害

芬蘭總理辦公室的政府信息辦公室主任曼提拉在會上提到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去年在德國的麗莎事件。2016年1月,在德國境內的俄羅斯移民的網站上開始出現一個新聞,說一名住在柏林的13歲俄羅斯裔德國女孩麗莎(Lisa),被三名來自中東的移民綁架並且強暴長達30個小時。這個新聞很快被網民四處轉貼,也被媒體報導,而俄羅斯的官方媒體更是加強報導。這導致了許多在德國的俄羅斯人上街集會抗議,反對黨以及德國人民以此來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移民政策,德國社會也產生反移民的情緒,一些反移民的政黨以及政治人物也因此聲勢大漲。但結果這根本就是假新聞,但是對立和分裂已經造成了,而且即使經過澄清,許多人還是繼續相信這個假新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此可見由外國透過假新聞製造的信息戰,的確能夠造成某個國家的社會分裂,以及影響該國的政治或選舉。因為這個案子造成的紛亂,北約更特別撰寫了報告,來分析假新聞以及俄羅斯以假新聞對西方國家進行信息戰的做法跟影響。

愛沙尼亞外交部信息辦公室主任馬利亞・伯勒伐斯(Maria Belovas)說,對抗信息戰,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抱持疑問的精神:「我說的不是反宣傳,而是如何應對宣傳,做法就是要提高意識,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宣傳,什麼是謊言,什麼是真相,應該要去核實事實。而這個基本上從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比起現在,當然20年前要來的簡單。我女兒最近告訴我一個她在網絡上找到的『科學事實』,我問她你怎麼知道那是真的呢?她說:『因為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呀』。我再問她:『你有其他消息來源嗎?這是一名科學家在YouTube上講的嗎?』,她說:『不是,就是個網紅。』我再問:『那他上過學嗎?他是科學專業嗎?。』我試著藉由問她這些問題,讓我女兒了解,在互聯網上的資訊,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我女兒才12歲,但我們看到32歲的人、62歲的人,也在做一樣的事 。」

當天這場關於假新聞的研討會的主持人是曾經擔任過《華爾街日報》、《巴爾的摩太陽報》記者的希歐罕・戈曼(Siobhan Gorman),她強調媒體也扮演著對抗假新聞的重要角色,所以媒體必須要更小心的維護自己的信譽,記者們必須要拒絕點閱率跟收視率的誘惑,不要急著對某一個事件作出判斷,要進行更多的核實,提供更全面的新聞,因為有時候急於取得一個獨家專訪,但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