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正在進行隱性極權主義運動

2017-05-04 06:10

? 人氣

作者認為,台灣幾十年以前才送走顯性的極權主義政權,現在,隱性的極權主義運動又悄然在島內運作,國民黨倒了,讓民進黨一黨獨大,這樣的結果根本不符合政黨政治的原則,民主制度的政黨是競爭關係,只有極權主義才會消滅競爭者。(陳明仁攝)

作者認為,台灣幾十年以前才送走顯性的極權主義政權,現在,隱性的極權主義運動又悄然在島內運作,國民黨倒了,讓民進黨一黨獨大,這樣的結果根本不符合政黨政治的原則,民主制度的政黨是競爭關係,只有極權主義才會消滅競爭者。(陳明仁攝)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描述當代極權主義運動有兩個主要的行動內容,一個是意識形態的宣傳,一個是民族主義運動。這兩個行動內容相互為用,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沒有反對力量的國家。極權主義因為缺乏專制體制的絕對性,需要透過特定的運動去達到目的,早期國民黨統治台灣便是顯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邏輯上,極權主義的國家一定搞極權主義運動,這是它的生存之道;但搞極權主義運動的政府未必是極權國家,它只採用極權主義的某些方法進行政治治理。前者我稱之為顯性的極權主義運動,後者則是隱性的。

隱性的極權主義運動不像顯性極權政體那樣公然施作手段,也不會公然違背現行法律,但常挾其執政優勢或民意支持,創制合身的法律,打擊敵對的政治團體,甚至生產「例外機關」,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方式,進行政治追殺。由於在民主社會執行政治追殺須先獲得民意基礎,於是,意識形態的形成和運作就成了極權主義運動必要的手段。

台灣過去威權時代用政治暴力迫使台灣人民在政治認同上不能有中國以外的思考,企圖把人民變成不會思考的「單面向」(one dimension)政治動物,這種做法在少數人統治多數人,或者多數不服從的情況下極為有效。隱性的極權主義運動作法則反其道而行,雖然目的也是把群眾變成單面向的政治動物,作法不是消除人民彼此的政治認知差距,反而是加大社會的矛盾;他們大膽設想一種政治判斷,認為自己是多數,不在意製造社會衝突,因為少數的反對者終將在衝突中被多數人淹沒。這種手段雖然不像顯性極權主義進行族群屠殺那樣驚心動魄,結果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灣還在學習民主的生活方式,但當今執政者似乎並不願意把民主的精神和真諦落實於台灣,為了執政,不惜回到極權的老路,操作意識形態。民進黨陣營長期操作民族分離主義,以似是而非的非自然法則解釋台灣的族群生成,強調中國人(目的性指稱)和台灣人人種的不同(他們在日本人、荷蘭人、西班人和台灣原住民間企圖找到非漢人的血統),再以歷史法則擴大衝突面和效應縱深,從中獲取政治利益。

例如二二八事件被民進黨陣營操作為暴政必亡的歷史邏輯,因此得以受害者代理人的身份,搶到二二八的歷史解釋權,迫使國民黨在台灣歷史的論述中失去能動性,處處挨打。在《極權主義的起源》脈絡裡,意識形態是一種「觀念邏輯」,即把「觀念」做為解釋工具。在工具化過程,觀念邏輯始終處於動態的運動中,隨時針對某種事件或人物創造適當的解釋邏輯。二二八事件被民進黨陣營以「外來政權」做為解釋事件的主要「觀念邏輯」,事件的歷史事實就和他們設定的觀念邏輯形成對應,即鄂蘭所說,辯證邏輯過程中的「前提」,而成為判斷歷史真假的準則,從此容納不下任何不同的解釋。

「民族主義」原來不存在於台灣,但意識形態讓虛假的民族主義得以成立。民進黨陣營想盡辦法要把「台灣族」形成官方論述,以取代國民黨的大中國論述,不惜與中國文化割袍斷義;寧願從南島語系、日本人、荷蘭人、西班人中另尋血緣,卻對台灣民間集體無意識所表現的漢文化原型視若無睹。不久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到東南亞進行城市外交,吃到當地的著名小吃肉骨茶有藥味,脫口便說了「有台藥味」。「中藥」是一個中性的集合名詞,但意識形態竟可以改變柯市長的常識邏輯,讓人啼笑皆非!

極權主義運動相信宣傳可以扭轉人們的觀念,就像希特勒的千古名言:假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話!納粹用歷史和科學解釋為什麼要消滅猶太人、同性者、吉普賽人、精神病患者、政治反對者,德國人民伸長著脖子聽訓,久而久之,逐漸把原來只是厭惡的鄰居變成仇人,跟著納粹一起攻擊猶太人;至少當時大部份的德國人後來都默許納粹的作法,猶太人、吉普賽人、精神病患、同性戀者和政治反對者在得不到德國人民的支持下,被送進集中營。隱性的極權主義雖不敢如此明目張膽進行對異己的屠殺,但從中參考了類似的手段。民進黨陣營長期以來就以分化主義宣傳族群矛盾,在國民黨背負歷史原罪中加油添醋,搧風點火,妖魔化政治對手的所有細節。執政後,以形式民主背書,將宣傳的內容轉化為政策,全面清算國民黨。他們學習納粹罪責猶太人,把國民黨及其無辜的支持者一併入罪,並且假正義之名。

極權主義運動一般發生在非專制時代,行事必須符合民主程序,一種被民主社會視為充份條件的程序正義。1933年納粹奪權後,為了避免犯眾怒而保留威瑪制度(威瑪憲法雖然不是一個成功的憲政設計,但對德國民主化具有象徵意義)。希特勒得勢後,開始利用行政資源消滅在威瑪制度下林立的自由黨派,倡導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國家主義」,並製造納「納粹就是德國」的集體意象。他們在大選勝利後制定一連串法律,包括1933年的《重建職業官僚體系法》,1935年的《紐倫堡法》,使迫害猶太人有法律法源。終於,1938年的「水晶之夜」,正式拉開納粹荼毒猶太人的序幕。

身穿軍服的納粹正在將猶太人分成2群,一群送往勞動營,一群準備送去毒氣室。(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身穿軍服的納粹正在將猶太人分成2群,一群送往勞動營,一群準備送去毒氣室。(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殷鑑不遠,我們依稀看到類似的手段正被台灣的執政黨執行。民進黨二次執政後,以過去宣傳的歷史法則,創造出轉型正義的結論,於是,《不當黨產法》這樣針對性的法律被目的性地生產出來,並衍生出「不公義年金」這種粗暴的行政命名,再再是極權主義的幽靈再現。

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是民進黨極力剷除的對象,只因國民黨是唯一對民進黨構成威脅的政治敵手,網路上大量民進黨附隨組織及同情者在選前放出這樣的順口溜: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現在,蔡英文總統的轉型正義之刀殺氣尚酣,這句順口溜還在網路流行。這些民進黨的支持者可能忽略了,國民黨倒了,讓民進黨一黨獨大,這樣的結果根本不符合政黨政治的原則。民主制度的政黨是競爭關係,只有極權主義才會消滅競爭者,民進黨政府憑那一種「神聖使命」要弄垮國民黨?一切顯而易見,一如霍布斯在他的《利維坦》說的:(在這個時候)制定法律的不是真理,而是權威。

盲目讓我們忽視執政黨剷除異己做法的不正義,在權力創造真理的虛假性之下,許多人因為支持冠冕堂皇的激清或似是而非的危言,忽視從權力的觀點審視蔡政府的施為。民進黨贏得大選後,那些曾經幫民進黨搖旗吶喊的「前鋒組織」(front organization)裡許多人跟著雞狗昇天,一起享受著權力的滋味,他們的理想有沒有在民進黨上台後被實踐?(民進黨政府準備重啟核二廠,北海岸反核先鋒郭慶霖反應溫良謙讓,簡直不可思議)。

極權主義運動通常從公共議題出發,所以能吸引氣味相投或想改變現狀的人;若加上前朝犯了錯(德國威瑪時期的政治經濟亂象對應馬政府的執政無能),支持者就有了更多合理性。當初支持希特勒者不乏知名人物,赫赫有名的哲學家海德格也在其列,這些人當時並沒有看到希特勒的權力慾望,或許看到了,認為德國必須改變,所以選擇了相信希特勒,事後證明自己的錯誤,但為時已晚。「不當黨產委員會」的發言人曾建議婦聯會「多讀」鄂蘭的《平庸之惡》,意在告誡婦聯會不要為國民黨作惡而不自知。那位發言人若真有良知,應該反躬自省,是否自己也正為另一個極權作惡而不自知?

「不思考」是《平庸之惡》的關鍵字。台灣幾十年以前才送走顯性的極權主義政權,現在,隱性的極權主義運動又悄然在島內運作。筆者不是將民進黨和納粹黨相提並論,只是把蔡政府上台後的種種作為放在權極主義運動脈裡審視。台灣的民主雖然步履蹣跚,但不容許再走回頭路。最後想引用蔡英文早期為中文版《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導讀中的一段話(夠諷刺吧!):「極權主義的本質乃在抹平人間世界的所有界線,以及把人之多元性壓縮成單調如一的集體統一性。」真是警世良言!但願蔡總統莫忘初衷。(按:此蔡英文為學者,非為蔡英文總統)

*作者為退伍軍人、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