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要去WHA,也不該去「送菜」!

2017-04-24 06:30

? 人氣

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B型肝炎已經不再是「國病」,為什麼?因為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推動「肝炎疫苗注射」,當時阻力很大,因為疫苗的安全性並未證實。可是肝炎危害國人健康實在太嚴重了,在兩害相權之下,學界、醫界聯手,政府鼎立支持,排除萬難開始推動學童施打肝炎疫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當時在中國時報當記者,我就寫過特稿反對「安全性未經臨床試驗成功的疫苗」,所以我也是「阻力」之一。後來證明肝炎疫苗是有效的,但我並不認為我當時錯了,我只是盡我身為媒體人的言責。現在回顧那段歷史,仍然為扛下那個決策責任的政務官捏一把冷汗,他的名字叫做:李國鼎。

20160930-SMG0045-010-A型肝炎衛教海報。(取自衛福部疾管署網站).jpg
A型肝炎衛教海報。(取自衛福部疾管署網站)

無論如何,台灣由於肝炎帶原與患者的密度非常高,成為肝炎疫苗證實有效的最佳地區,且由於政策主導,台灣於是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接種B型肝炎預防接種」的國家,而且台灣建立的肝炎全面預防接種制度,成為亞洲、非洲國家的典範。

當然,B型肝炎已經宣傳很多年了,其他國家已經聽得「皮」了。所以,我們應該拿出新的說服點。且由於中國大陸的疫苗安全性,到現在連他們國人都不敢放心,於是台灣無須另外找題目,仍然鎖定傳染病預防注射疫苗即可。

以台灣近年來最為大眾關切的登革熱與腸病毒來說吧,這兩種傳染病在鄰近的中國、印度、東南亞,乃至非洲、拉丁美洲都很嚴重,而當前台灣在這兩個傳染病的疫苗研發方面,有著領先地位。

然而,台灣的登革熱與腸病毒的「密度」卻沒有當年B型肝炎那樣的條件,因此臨床實驗的時間必然拖得很長,而需要投資的經費就很大,資金問題成為疫苗研發的重大風險。而今天政府卻無法像當年那樣「拍板了就幹」,一個原因是財政無法負擔,另一個原因是怕被說成「圖利廠商」。

所幸政府還有一個政策工具:預採購承諾,也就是對特定的傳染病疫苗,「只要通過臨床試驗、取得藥證,就採購」。這樣,政府不必投資研發,卻能在安全性與藥效確認的情況下,向本國廠商採購疫苗(原本每年必須對外採購)。

而後續的效益則是本文重點:東南亞、南亞、乃至南半球國家,我們都可以向他們輸出全面預防接種的know-how,同時提供他們既安全且廉價(比歐美便宜很多)的疫苗。這些國家將會很樂意為我們遊說WTO:「對預防登革熱、腸病毒有如此貢獻的中華台北,豈可被拒於會場外」。他們都是會員國,他們發言肯定比我們派團去會場外「磨蹭」有力多了——至少不是擺明去「送菜」!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