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要去WHA,也不該去「送菜」!

2017-04-24 06:30

? 人氣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即使沒有邀請函,也要前往世衛大會。(顏麟宇攝)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即使沒有邀請函,也要前往世衛大會。(顏麟宇攝)

WHA又要開年會了,去年直到5月9日才收到邀請函,那是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今年到現在還沒接到邀請函,由北京放話「沒有九二共識,台灣可能自此從WHA舞台消失」看來,WTO不發邀請函給「中華台北」,應該不算意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衛生署長陳時中說,無論最終是否收到邀請函,他都將率團出席,親赴大會表達我國立場並宣傳台灣對國際醫療的貢獻。問題在於,沒有邀請函,這個團事實上無法「出席」,也不可能「向大會表達」,只能在場外打游擊。

這樣的動作,被大陸媒體形容為「蹭會」。這個「蹭」字帶有相當貶抑的意味(「磨蹭」就是形容用腳在物體上抹擦),還不如「踢館」,雖然也是貶意,但至少把你當對手看。而北京如此用詞,還不能說他輕佻,因為去年月WHO年會,當時的衛福部長林奏延去WHA「順利進場」,還能沾沾自喜。可是9月國際民航組織ICAO未邀請「中華台北」,代表團只能「在場外打游擊」,那就是一副「蹭」像了。

去年11月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宋楚瑜進了會場,媒體關注他有沒有跟習近平談上話,回來後在總統府舉行返國記者會時表示,他和習近平「至少有8個小時在一起談話」,結果給北京「打臉」。

如此景象讓我想起明朝的正德皇帝,他一心想帶兵打仗,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太師鎮國公朱壽」(朱壽是他當大將軍時的名字),每次前線有警,就派「朱壽」帶兵出征,但事實上被群臣阻攔而沒去。若前方戰事不利,就責成「朱壽」全權督軍,並晉升一級,更加派兵馬;若前方有好消息,「朱壽」當然更要加官進爵,同時增加食祿。

20170330-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席APEC大會時,與中共主席習近平交談畫面。(翻攝畫面)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席APEC大會時,與中共主席習近平交談畫面。(翻攝畫面)

蔡英文政府的外交工作,似乎就是「朱壽模式」,不論前方戰果如何,都是「有所突破」,都是「難得的收穫」。蔣經國時期的外交大將錢復曾說「中華民國的外交是『打落牙和血吞』」,蔡英文時代的外交看來是「蹭落鞋賞一雙新的」!

然而,我們為什麼非要去WHA或ICAO呢?

不奮戰,一定不會有空間。這個道理我懂,可是,過去這一年卻沒看到「秣馬厲兵」啊!沒有「生聚教訓」卻「驅群羊入狼窩」,說「送死」稍微嚴重了,但擺明了去「送菜」,又是何必呢?

拿參與WHO國際衛生組織來說吧,台灣有非常值得向全世界驕傲的成就,但不能只有在WHA會場外宣傳,那是北京主場,去開會的又多半是政客,在那裡討不到便宜。應該用一年的時間,向各國的醫藥衛生界宣傳,並且訴求「有如此成就的中華台北,豈應該被拒於年會門外」

舉一個例子:肝炎預防。

台灣曾經是「肝炎大國」,曾有那麼一段時間,有八成以上的台灣人皆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兩千多萬人口中,約有三百多萬B型肝炎的帶原者,其中每五個人中可能就有一人終身帶原,慢性帶原者造成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每年又造成六、七千人死亡。

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B型肝炎已經不再是「國病」,為什麼?因為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推動「肝炎疫苗注射」,當時阻力很大,因為疫苗的安全性並未證實。可是肝炎危害國人健康實在太嚴重了,在兩害相權之下,學界、醫界聯手,政府鼎立支持,排除萬難開始推動學童施打肝炎疫苗。

我當時在中國時報當記者,我就寫過特稿反對「安全性未經臨床試驗成功的疫苗」,所以我也是「阻力」之一。後來證明肝炎疫苗是有效的,但我並不認為我當時錯了,我只是盡我身為媒體人的言責。現在回顧那段歷史,仍然為扛下那個決策責任的政務官捏一把冷汗,他的名字叫做:李國鼎。

20160930-SMG0045-010-A型肝炎衛教海報。(取自衛福部疾管署網站).jpg
A型肝炎衛教海報。(取自衛福部疾管署網站)

無論如何,台灣由於肝炎帶原與患者的密度非常高,成為肝炎疫苗證實有效的最佳地區,且由於政策主導,台灣於是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接種B型肝炎預防接種」的國家,而且台灣建立的肝炎全面預防接種制度,成為亞洲、非洲國家的典範。

當然,B型肝炎已經宣傳很多年了,其他國家已經聽得「皮」了。所以,我們應該拿出新的說服點。且由於中國大陸的疫苗安全性,到現在連他們國人都不敢放心,於是台灣無須另外找題目,仍然鎖定傳染病預防注射疫苗即可。

以台灣近年來最為大眾關切的登革熱與腸病毒來說吧,這兩種傳染病在鄰近的中國、印度、東南亞,乃至非洲、拉丁美洲都很嚴重,而當前台灣在這兩個傳染病的疫苗研發方面,有著領先地位。

然而,台灣的登革熱與腸病毒的「密度」卻沒有當年B型肝炎那樣的條件,因此臨床實驗的時間必然拖得很長,而需要投資的經費就很大,資金問題成為疫苗研發的重大風險。而今天政府卻無法像當年那樣「拍板了就幹」,一個原因是財政無法負擔,另一個原因是怕被說成「圖利廠商」。

所幸政府還有一個政策工具:預採購承諾,也就是對特定的傳染病疫苗,「只要通過臨床試驗、取得藥證,就採購」。這樣,政府不必投資研發,卻能在安全性與藥效確認的情況下,向本國廠商採購疫苗(原本每年必須對外採購)。

而後續的效益則是本文重點:東南亞、南亞、乃至南半球國家,我們都可以向他們輸出全面預防接種的know-how,同時提供他們既安全且廉價(比歐美便宜很多)的疫苗。這些國家將會很樂意為我們遊說WTO:「對預防登革熱、腸病毒有如此貢獻的中華台北,豈可被拒於會場外」。他們都是會員國,他們發言肯定比我們派團去會場外「磨蹭」有力多了——至少不是擺明去「送菜」!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