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東的志航基地,是空軍第7飛行訓練聯隊(7聯隊)的所在,而這個基地之所以重要,在於這裡的一切,均為我國戰機飛行員養成的必經過程。官校飛行生除在校須完成各型機訓練,若要成為主力戰機飛官,須先赴七聯隊接受F-5型機的部訓任務,結束後才可至各聯隊再換訓F-16等主力戰機,因此要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戰機飛行員,中間的漫長艱辛,絕非常人可想像。
事實上,一名空軍官校飛行生要成為合格飛行員,在學期間得陸續完成包括T-34、AT-3等型機的訓練,而若要成為3型主力戰機飛官,在那之前,得先在7聯隊接受F-5型機的部訓任務,順利完訓才能下到各聯隊再換訓F-16、IDF、幻象2000,過程相當不容易。再加上F-5能夠帶給學官有別以往的「貼背感」,是從慢速機到快速機的重要轉變,這些都顯示7聯隊的任務特性之於空防戰力有多麼關鍵。

兵力調整、共軍演訓 志航基地重要性不同以往
志航基地雖是花蓮基地外另一東部軍用機場,但因為機種關係,面對近期共軍對我實施遠海長航訓練,緊急起飛、攔截監控的仍以F-16等型機為主,F-5E/F則是專心做好訓練工作。不過這2年來,國防部也透過不同機會,讓主力戰機執行起降甚至加油、掛彈整補,顯見對於共軍機艦動作頻頻,防衛壓力已從過去的西部,逐步擴散至台灣東面。也因此,志航基地在作戰實務上是重要的空防轉場重鎮,基地除負責基地警衛的憲兵機敏防衛外,機場一端還有防空飛彈24小時待命,確保平戰時的運作都能不受敵機或敵飛彈襲擾破壞。
而由於空軍當前幾個建軍大案同步執行中,像是被蔡政府視為國防自主政策指標之一的新式高教機案,以及針對現有140餘架F-16A/B構改至F-16V BLK20等級的「鳳展專案」,和新構66架F-16V BLK70的「鳳翔專案」,都牽動空軍整體兵力調整。

進一步來說,新式高教機的籌獲,可使AT-3、F-5順利汰除,縮短戰機飛行員訓練期程亦使訓練機種趨於單純;未來空軍將有超過200架的F-16V,更可思考將操作成本最高的幻象2000予以封存,減輕後勤維保壓力。
而這2個方向相結合下,高層勢必將對全島各機種所在位置重新進行評估,新式高教機所負擔的部訓任務回歸高雄空軍官校後,部分F-16改駐台東,屆時戰力將是重新分配的「大洗牌」,連帶基地員額都會有所增減。因此現階段志航基地內可說是工程不斷,在維持日常訓練同時,也為往後數年即將迎來新機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