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忘記服貿 全力衝2階段貨貿吧!

2014-11-11 11:47

? 人氣

中韓FTA完成談判,台灣要完成貨貿談判的壓力更大,要降低衝擊,該考量分階段簽署貨貿。(美聯社)

中韓FTA完成談判,台灣要完成貨貿談判的壓力更大,要降低衝擊,該考量分階段簽署貨貿。(美聯社)

中韓宣布完成兩國FTA實質談判後,台灣算是被「逼入牆角」,要突圍、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政府及社會唯一能作的,就是暫時忘記服貿,全力衝刺貨貿,而且要向對岸爭取分階段簽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韓FTA預估明年中左右即生效上路,台灣經濟必然受到嚴重的衝擊,經濟部估計的衝擊數字遍及8大產業、金額達6500億元;如果考慮其對未來國內外民間投資的負面影響,其衝擊已不是一個 6500億元的數字可涵蓋。

兩岸貨貿協議涉及的項目多達8000項,如果談判雙方無儘快完成談判的共識,在每個項目都錙銖必較,談起來當然是曠日廢時,談個3、5年都不會有結果。遺憾的是:台灣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全球經貿版圖變化不會等台灣。如中韓FTA生效,兩岸貨貿遲遲無法完成談判、儘快生效,對中國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但台灣經濟卻要受重擊,台灣的壓力遠遠大於中國。

目前貨貿談判較大的爭議點在:我方要力爭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等四大產業列入清單,但中國要保護這幾個中方正全力發展中的工業;而中方要我方開放成衣、鋼鐵、農產品,及初級加工品,這對台灣而言卻是較弱勢而易被取代的產業。

FTA的談判必然是「有取有予」,不可能要對方大幅開放,但自己卻把門關得緊緊的。從中國的態度來看,已不可能作太多的「讓利」,因此,政府與台灣社會都要作好心理準備,較大幅度的開放恐難避免。

而鑑於中韓FTA帶來急迫的時間壓力,立法院長王金平提出的「中期FTA」,不失為一個爭取時間、紓緩燃眉之急的策略。政府應向對方爭取,雙方對已有共識部份儘快先簽中期協議,讓至少半數以上的產品能先行享有FTA的優惠,爭議與歧見較大者再繼續談。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所謂有「爭議部份」(如面板等4大產業),卻正好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爭取到對方開放能產生的效益最大,政府還是該力爭把這些產業─即使不是全部,至少有部份─可列入中期清單。

照兩岸的ECFA協議,後續要簽服貿與貨貿,服貿已先貨貿完成談判及簽署。不過,服貿協議因為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不論是一般民眾或政客,都對服貿「過敏」,政府就「暫且忘記」服貿,先衝刺貨貿吧。而為化解─或至少紓緩中韓FTA的衝擊,對內,朝野該儘快讓兩岸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否則就算談判完成,無法生效,還是虛功一場;對外,政府應爭取貨貿分階段上路,讓爭議小及完成談判的項目先生效。

有人認為中韓FTA仍待韓國國會批准,未必很快能上路,「大家不必太著急」;也有人認為其衝擊不會如經濟部所預估的般嚴重。不過,我們寧可「料敵從寬、禦敵從嚴」,也別因輕忽而受災;朝野政黨是該一起負責任的面對並解決這次的經濟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