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季的文學心事:陳列割草

2014-09-14 10:23

? 人氣

《黑色的烈日》前言第一句「本書的人物都是虛構的。決定其活動的歷史環境則是真實的。」第一審第一節首句「囚房的門在魯巴休夫身後砰然關閉。」1983年讀到這一句時,想起〈無怨〉的首句也是以「囚房」出場的。而今陳列要以「第一本小說」補寫〈無怨〉之未了,是否會再呼應他翻譯的「第一本書」向柯斯勒致敬?那麼,「囚房」的鐵門推開或者關閉之後,曝陳於《黑色的烈日》之下的,將是多少組歪曲無告或憤怒吶喊的繪畫聯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想像著,並期待著,陳列的小說。也許偶而仍會打電話去。也許開場白仍是無可避免的那一句:「陳列—,你又在割草啊?」

小檔案:

陳列,本名陳瑞麟,1946年生於嘉義農村。曾因政治事件繫獄四年八個月。出獄後,以〈無怨〉獲第三屆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隔年再以〈地上歲月〉獲第四屆散文首獎。1991年以《永遠的山》獲第十四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成為自然書寫的經典作品之一。在參與政治活動約十年之後,現已回歸文學專事寫作。目前定居花蓮。

陳列獲得聯合報第一屆文學大獎,陳芳明對他的讚譽:「他為台灣文學提供一個範式,只要直接描繪自己的飛揚與挫折,精鍊的作品就會誕生。對於那段錯愕的冤獄歲月,完全不做任何逃避,也完全不求取任何同情。他寫下每一個文字時,其實就已經在自我療傷。但他不誇大那個傷口,在書寫的情境裡,以乾淨的文字進行舔舐,以救贖的態度面對世界。他所表現出來的從容,正好不是坊間的傷痕文學所能概括。」

*作者為知名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