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機器時代》(3)-技術性失業

2014-08-22 02:34

? 人氣

大戰結束後,美國社會又開始辯論科技發展帶給勞動力的衝擊,而且在電腦誕生後再度出現新的論辯。1964年,一群美國科學家和社會理論家組成的委員會寄了一封公開信給詹森總統(Lyndon Johnson),他們主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的生產時代已經來臨,其組織原則與工業時代大不相同,正如同工業時代的組織方式也與農業時代大不相同。電腦與能自我調節的自動機器結合後,帶動了電腦控制革命,因此造就出幾乎擁有無限產能的生產系統,大大減少了人力需求。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瓦西利‧里昂提耶夫(Wassily Leontief)也同意這種看法,他在1983年明確表示:「人類身為最重要生產要素的角色注定要減弱,就好像在農業時代,馬所扮演的角色起先日益弱化,等到引進曳引機後,更完全遭到淘汰。」

然而,只不過四年後,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召集的經濟學家小組卻不同意里昂提耶夫的觀點,他們在報告《科技與就業》(Techonology and Employment )中,提出清晰、完整而樂觀的宣言:

透過減少生產成本,並因此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降低某個產品的價格,科技變動往往導致產出的需求大增:更大的產出需求導致工廠增產,因此需要更多的勞動力,結果雖然科技進步降低了每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力,造成的負面就業效應卻因此被抵消了……綜觀歷史,而我們也相信,在可預見的將來,因為整體產出增長所導致的正面就業效應,仍將持續超越由於科技變動而導致單位產出所需勞動力減少的負面效應。

認為自動化和其他科技進步的形式加起來所創造的工作,多於摧毀的工作,已經成為經濟學領域的主要觀點;若有人主張其他看法,則被視為屈從於「盧德謬論」。因此近年來,主張科技會摧毀工作的人大都不是主流經濟學家。

主張科技不可能造成持續性的結構性失業的兩大依據為:(一)經濟理論及(二)兩百年來的歷史證據。但兩者都不是那麼扎實。

先談理論。有三種經濟機制或許可以解釋技術性失業的原因:無彈性的需求、快速變動和嚴重不均。假如科技能促使我們更有效率地運用勞動力,那麼正如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經濟學家小組所說,對勞動力的需求不見得會自動降低。低成本可能促使商品價格下降,反過來,低價也會刺激商品需求上升,最後也提升勞動力的需求。究竟會不會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完全要看需求彈性而定,也就是價格每下降一個百分點,需求量會增加多少百分點。

對某些商品和服務而言,例如汽車輪胎或家用燈具,需求比較固定,對價格下跌的敏感度較低。即使將燈具價格減半,消費者和企業對燈具的需求量也不會因此倍增,所以當燈具效率提高時,會導致照明產業的整體營收降低。經濟學家威廉‧諾豪斯(William Nordhaus)在一篇出色的歷史研究論文中,描述從蠟燭和油燈的時代起,科技如何將照明器具的價格降低了一千倍,大大減少了我們取得燈光時耗費的勞動力。整體經濟的各個部門(而不僅是某些產品類別)也都面臨這種較缺乏彈性的需求狀況。多年來,隨著美國農業和製造業的效率愈來愈高,雇用人數也日益下滑。但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品質卻無法增加足夠的需求量,來抵銷生產力提高的效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