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機器時代》(3)-技術性失業

2014-08-22 02:34

? 人氣

機器人能作的事越來越多,學者為其帶來的「技術性失業」爭論不休。(取自網路)

機器人能作的事越來越多,學者為其帶來的「技術性失業」爭論不休。(取自網路)

我們看到整體經濟的大餅不斷成長,但有些人(甚至其中大多數人)的生活,可能因為科技進步而過得更糟。由於人力需求下降,尤其對非技術性勞工的需求下降,薪資也隨之下滑。但科技發展真的會帶來失業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不是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事實上,兩百年來,大家一直激烈爭辯這個問題。1811年至1817年間,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的紡織機威脅到紡織工人的工作,一群英國紡織工人在某個羅賓漢般的神秘人物內德‧盧德(Ned Ludd)率領下,大肆破壞,搗毀工廠和機器,引得英國政府出手鎮壓。

經濟學家和其他學者在盧德運動中看到一個廣泛而重要的新模式:大規模的自動化進入職場,影響人們的薪資和就業前景。學者很快分裂成兩個陣營。人數眾多的一派辯稱,雖然科技進步和其他因素絕對會導致某些工人丟掉飯碗,但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本質將會為他們開創更好的機會。因此失業只是暫時的現象,不是什麼嚴重問題。約翰‧貝茲‧克拉克(JohnBates Clark,頒給四十歲以下傑出經濟學家的獎項就是以他為名)在1915年寫道:「在高度動態的實質(經濟)中,總是會出現失業勞工。想讓失業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是正常狀況。經濟必須持續跨步向前,才能保障員工福祉,而這樣做的時候,難免會引起暫時性的勞工失業。」

接下來那年,政治學家威廉‧ 萊瑟森(William Leiserson)進一步延伸這個論點,將失業形容得有如幻象:「失業大軍並不是真的失業,他們就好像在消防隊等待警鈴響起的救火員,或蓄勢待發、等待召喚的儲備警力。」簡言之,資本主義的創造力需要仰賴準備就緒的充裕勞力,而勞工來源正是因前一波科技進步而失業的員工。

凱因斯對於勞工的情況是否會真的好轉,就不是那麼有信心了。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我們孫輩的經濟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雖然抱持大致樂觀的看法,卻明確表達出第二派的立場,即自動化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業,尤其是如果愈來愈多的工作不斷自動化的話。他的文章超越當時經濟大蕭條的困境,提出預測:「我們正飽受一種新疾病所苦,有些讀者可能還沒聽過它的名字,但未來幾年將會一再聽到,那就是『技術性失業』。也就是我們發現如何節省人力的速度,快過為勞動力找到新用途的速度,因而導致的失業。」經濟大蕭條時期失業延長的現象,似乎證實了他的想法,但後來失業情況終於舒緩。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不管在戰場上或大後方,都出現大量的勞力需求,技術性失業的威脅從而消退。

大戰結束後,美國社會又開始辯論科技發展帶給勞動力的衝擊,而且在電腦誕生後再度出現新的論辯。1964年,一群美國科學家和社會理論家組成的委員會寄了一封公開信給詹森總統(Lyndon Johnson),他們主張:

新的生產時代已經來臨,其組織原則與工業時代大不相同,正如同工業時代的組織方式也與農業時代大不相同。電腦與能自我調節的自動機器結合後,帶動了電腦控制革命,因此造就出幾乎擁有無限產能的生產系統,大大減少了人力需求。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瓦西利‧里昂提耶夫(Wassily Leontief)也同意這種看法,他在1983年明確表示:「人類身為最重要生產要素的角色注定要減弱,就好像在農業時代,馬所扮演的角色起先日益弱化,等到引進曳引機後,更完全遭到淘汰。」

然而,只不過四年後,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召集的經濟學家小組卻不同意里昂提耶夫的觀點,他們在報告《科技與就業》(Techonology and Employment )中,提出清晰、完整而樂觀的宣言:

透過減少生產成本,並因此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降低某個產品的價格,科技變動往往導致產出的需求大增:更大的產出需求導致工廠增產,因此需要更多的勞動力,結果雖然科技進步降低了每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力,造成的負面就業效應卻因此被抵消了……綜觀歷史,而我們也相信,在可預見的將來,因為整體產出增長所導致的正面就業效應,仍將持續超越由於科技變動而導致單位產出所需勞動力減少的負面效應。

認為自動化和其他科技進步的形式加起來所創造的工作,多於摧毀的工作,已經成為經濟學領域的主要觀點;若有人主張其他看法,則被視為屈從於「盧德謬論」。因此近年來,主張科技會摧毀工作的人大都不是主流經濟學家。

主張科技不可能造成持續性的結構性失業的兩大依據為:(一)經濟理論及(二)兩百年來的歷史證據。但兩者都不是那麼扎實。

先談理論。有三種經濟機制或許可以解釋技術性失業的原因:無彈性的需求、快速變動和嚴重不均。假如科技能促使我們更有效率地運用勞動力,那麼正如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經濟學家小組所說,對勞動力的需求不見得會自動降低。低成本可能促使商品價格下降,反過來,低價也會刺激商品需求上升,最後也提升勞動力的需求。究竟會不會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完全要看需求彈性而定,也就是價格每下降一個百分點,需求量會增加多少百分點。

對某些商品和服務而言,例如汽車輪胎或家用燈具,需求比較固定,對價格下跌的敏感度較低。即使將燈具價格減半,消費者和企業對燈具的需求量也不會因此倍增,所以當燈具效率提高時,會導致照明產業的整體營收降低。經濟學家威廉‧諾豪斯(William Nordhaus)在一篇出色的歷史研究論文中,描述從蠟燭和油燈的時代起,科技如何將照明器具的價格降低了一千倍,大大減少了我們取得燈光時耗費的勞動力。整體經濟的各個部門(而不僅是某些產品類別)也都面臨這種較缺乏彈性的需求狀況。多年來,隨著美國農業和製造業的效率愈來愈高,雇用人數也日益下滑。但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品質卻無法增加足夠的需求量,來抵銷生產力提高的效應。

另一方面,當需求很有彈性時,生產力提高會創造充足的需求,讓更多勞動力得到工作機會。對某些類型的能源而言,發生這種情形的可能性,被稱為「傑文思弔詭」(Jevons paradox):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有時候可能反而會提高整體能源消耗量。但對經濟學家而言,這不是什麼弔詭,只不過是彈性需求難免會造成的後果罷了,在資訊科技之類的新產業,更是常見的現象。假如彈性等於1(換句話說,降價1%會導致需求量提升1%),那麼總營收(價格乘以數量)會維持不變。換句話說,需求增加的幅度會完全配合生產力提升的幅度,因此每個人仍像從前一樣忙碌。

彈性不多不少,正好等於1,這種情形看似特例,不過我們可以振振有詞地說(雖然這個論點並非無懈可擊),長期而言,整體經濟的實際狀況正是如此。比方說,一旦糧食價格下跌,農業勞動力的需求可能也隨之減少,但許多人可以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其他地方消費,因此整體就業人數依然會維持不變。這些錢不只花在購買既有商品,也會花在新的商品和服務。而這種經濟論點的核心主張就是:根本不可能發生技術性失業的現象。

*本書《第二次機器時代》為英國金融時報與麥肯鍚選出今年的最佳商業書籍之一,由天下文化出版,本刊與天下文化合作刊出精采書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