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容專欄:阿富汗─血腥的民主

2014-05-14 05:08

? 人氣

此時,我想起為我翻譯那位教授,他告訴我,在北方聯盟統治的時候,是兵也是賊,老百姓不敢太熟睡,恐怕隨時有人衝進來,抓人或搶東西。因此,他的個人物品全都放在一個皮箱,一有甚麼風吹草動,即提起皮箱狂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到塔利班上臺,鐵腕統治,治安改善了,人權卻遭受侵害。老百姓可以睡個好覺,可是卻如活死人。

一場戰爭,美國說要為這個地方重拾文明,但同時亦帶來高科技殺人武器。奧巴馬執政後,對待阿富汗的手段比布希更殘忍,他近年濫用無人駕駛戰機,不知粉碎了多少個家庭,令仇恨升級,間接助長了塔利班的惡行。

某天,一位阿富汗年輕人正在坐自行車回家,突然聽到頭頂上嗚嗚巨響。阿富汗人最怕就是這種聲音,因為無人戰機又來了。任他們怎樣逃跑,也不會比戰機快。

戰機一味追著騎自行車的年輕人,顯然他是個襲擊目標。年輕人無法可逃,立刻下車躲到一塊巨石後面,未幾,一個導彈墮下,人與石頭一起呯的一聲粉碎。附近居民眼巴巴目擊事件經過,愛莫能助。事後美軍未能解釋原委,可能又是情報錯誤,反正這種襲擊不時發生,每個阿富汗人被迫參與俄羅斯輪盤遊戲。

究竟「九一一」後,美國向阿富汗發動戰爭,是對還是錯?

波士頓大學政治系教授巴切維奇 ( Andrew J. Bacevich) 教授指出,布希以為戰爭可給棘手的問題提供簡單的解決辦法,而奧巴馬則明知情況並非如此但仍然選擇戰爭;布希企圖通過戰爭改變大中東,證明失敗;到了奧巴馬上臺,他沒有譴責布希的遺產,反之在阿富汗付出更多鮮血和軍費,值此掩蓋布希時代留下的破壞。

我向救援組織查詢,可否助養阿富汗兒童?負責人搖搖頭說,不用了,今天你助養一名兒童,明天他可能很快便消失。在阿富汗,各人朝不保夕,無人說得準,他可會第二天繼續存在?

阿富汗,可能是世界上最殘忍的地方之一。

*作者為香港獨立新聞工作者/亞洲知名戰地女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