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僵局易結不易解

2014-04-01 05:59

? 人氣

反服貿僵局兩星期還看不到解決的契機。(吳逸驊攝)

反服貿僵局兩星期還看不到解決的契機。(吳逸驊攝)

330之後,台灣服貿之局要如何解?我問過身邊所有有智慧的人、有政治經驗的人、老謀深算的人,大家都說「不知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僵局不易解,背後有三個原因。其一,社會運動本來就是各種非體制意見的彙集,多元衝撞之下不容易找到線頭、理出方向,多少也就是社運的本質。

其二,此次社運的堡壘是立法院議場,非經王金平同意不能攻不能打不能碰,反倒是學生可以自由進出。學生有這樣一個「永遠不能驅趕的家」,當然不必急著散場。

其三,最近幾個月馬英九與王金平彼此視如寇讎,王金平只要拖著不清場,拖越久馬英九就越難看,因此除非散場的好處能使王金平龍心大悅,否則他也不想讓它收場。有以上這三點制度性因素幹擾,難怪沒有人知道這僵局要如何解。

政治人物碰到難解僵局有什麼辦法?沒有。最好最好,就是不要把自己陷入僵局。偏偏馬政府最大的本事,就是不但不去避免僵局,反而自己設局,再自己跳進去。

服貿協議是去年六月簽的,但是服貿之簽署其實早在2010年6月簽ECFA時就已經預告。整整三年時間不與人民溝通,一直要簽完了才給立法院一個大驚奇,後續才有台聯、業者、民進黨、學生等一連串的抗爭。事前完全不溝通,也完全沒有警覺,顢頇至此,馬政府怪不得別人。

服貿簽署之後,面對在野黨的杯葛,財經官員一向的說法有三:1)整體而言利大於弊、2)只能全案包裹表決不能逐條審、3)通不過韓國最高興。但是問題是:1)整體利大於弊就表示有個體是弊大於利,那麼這些獲利的個體是誰,為什麼他們得利而要別人受害?2)其他國家事後全案包裹審查之例,都有事前的原則授權,台灣沒有啊?3)民眾有疑慮,你官員不回答他問題,卻以韓國高興與否回答,這是什麼答案?甚至還有財經首長要求反服貿民眾:「識大體」,直如提油救火,動亂烽起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今,社會運動已經完全取得了話語主宰性,而王金平也還是在觀望,眼看著馬江聲望在拖耗的僵局中一點一滴流失。這樣拖下去,恐怕馬江要付出沈重的政治代價,更甭提台灣的簽約國際聲譽了。

有人建議召開學生要求的公民憲政會議或國是會議,這大概是唯一方向。但是要請「熟悉體制內遊戲」的馬政府注意:不論憲政會議或國是會議也都是個社會運動,召開會議其實是用一個更大正當性的運動,來終結現在的學生運動。對博士成群會做學問不懂運動的馬政府而言,顯然是一堂高難度的功課,果不其然,馬總統才正面回應「已交行政院研究」,行政院就沒頭沒腦端出「經貿國是會議」,回應的是工商界而非佔領立法院的學生。

這已經不只是雞同鴨講的問題,而是馬政府完全失去正確反應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不論是公民憲政會議或國是會議,其要對應的課題絕非「經貿」二字可以涵蓋;第二,提出會議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抗議的服貿正是業界所力促,政院回應衝著業界,對學生則是施惠般的「廣開言路」,恍若未覺這是封了自己的路。

14年前,前總統李登輝以「國是會議」順利援引野百合成為他鞏固權力的「外力」;如今馬英九總統為了鞏固權力,視太陽花為「外力」而抗之拒之,其困局如何能解?真的沒有樂觀的可能。

*作者為財經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