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台灣(5):創新 才能突破悶經濟

2014-03-13 07:55

? 人氣

創新就是探索未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建立完整的創新生態體系來支持創新經濟的發展,國科會推出「產學大聯盟」,對一些在技術上有世界競爭性的產業,我們建立平台讓學界可以提供助力,也就是業界出題,學界解題。比如台積電要跟三星競爭,如果找到台大電機系、交大電機系一起合作,台積電投入自籌款,國科會則補助學校系所經費與產業共同合作,這就是大聯盟。

「產學小聯盟」指對於有些需要普遍紮根的技術,由國科會補助學研機構成立技術實驗室,和若干需要此種技術的廠商共同開發,例如國科會補助成大的機械研究所成立馬達實驗室,同時可以扶助許多需要馬達技術的廠家。前者是技術拔尖,後者是技術紮根,而技術紮根有助於創新。

創新經濟的產業 需整合多方條件

正創業的卻屈指可數大部分人得獎後,只是把獎牌放到書架上,或者在履歷表上多一行資料。

這是因為國內年輕人長期以來創意有餘但創業膽識不足、經驗不夠、實作作品難成等問題。目前國科會希望透過「創新創意激勵計畫(FITI)」,協助改變這種狀況。讓從矽谷(Silicon Valley)找來的創投家,對這些人耳提面命,由矽谷的創投家不斷給予刺激。經過不斷篩選,就會有一些成果。另協助需Prototype、廠房、替代役也盡量輔助,並提供育苗基金。創新、創業、育苗基金都是串連學術界成果推向產業界。會不會成功,十個可能失敗九個,但成功一個就賺到了。

此外,技術作價的問題也影響科技新創事業的發展,假設,美國Zuckerberg有一個好的技術,其他創投來投入資金,股票一張一股一分錢。雖然創投股票是一股十元美金,但他一股只要一分錢,所以Zuckerberg不必付很多的稅。

台灣則沒有這種彈性,無法一股一分錢。所以國科會就在思考如何把未來研發規劃所投入的成本也視為技術成本,最終說服財政部,以技術作價入股,讓稅制更為合理化。

創新經濟的發展有諸多環節,假設0是學術界、1是市場,國科會只能管0到0.2;工研院差不多是管0.4到0.7之間。但是要走創新經濟,整個0到1之間都要打通才行。

早期的工研院是母雞帶小雞,當年的小雞已成為老鷹了,一是tSMC,一是Mediatek。tSMC去年研發經費是四百億,只針對半導體。現在工研院所有預算只有兩百億,研發條件相當不利,而且租稅環境現在已經沒有研發創新的抵減,更不利於創新經濟。

催生知識經濟轉型產業的決心與勇氣

大家知道什麼叫做傳統產業,但是什麼叫做創新經濟的產業嗎?難以定義。因為創新就是探索未知,創新經濟的產業現在是不存在的。推動創新經濟這個不存在的產業,相對困難。經濟部主管的已經存在的,不需要管一個尚未存在的產業。但是將來科技部所主管與推動的,是尚未存在、因應世界知識經濟轉型的產業。

台灣悶經濟使靠自由化、國際化、增加支出,也可能無法解決。台灣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喚起風潮、改變氛圍的首長。需要開啟一、兩場戰爭,然後能打贏這場戰役,整個台灣氛圍就會為之改變。

台灣產業經濟的問題,不是產業問題,也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大問題。人民對政府信心不夠,經濟結構也沒有趕上創新的思維,如果只想靠傳統的老招式,比如增加公共支出,但國家已經沒錢增加公共支出;增加家電,也需要錢;加速自由化,反而凸顯出原來未盡全速,為什麼原來會未盡全速?必須找到出錯的環節,如果不找,一直喊加速是毫無意義的。

現在已經不是做對就加分的時代,而是做得對也要比別人做得快。我們必須突破思維和做法的框架,台灣場有機會轉型至創新經濟,找到新的成長動能。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前國科會主委/原文選自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最新出版《決定台灣的29堂課》,原題為:〈創新與產業發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