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爾達密約誕生地 克里米亞化身火藥庫

2014-02-27 09:45

? 人氣

克里米亞軍港塞凡堡的烏克蘭海軍儀隊。(美聯社)

克里米亞軍港塞凡堡的烏克蘭海軍儀隊。(美聯社)

談起黑海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國人一般不會有太鮮明的印象。不過如果談起「白衣天使」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與《雅爾達密約》,國人就不陌生了。南丁格爾在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期間親赴戰地,照顧傷兵,汲取經驗建立了現代護理制度。而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亞度假勝地雅爾達(Yalta)簽訂的《雅爾達密約》,則是決定了二戰之後的歐亞大陸態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來克里米亞再度躍上國際新聞版面,原因是它陷入兩個「祖國」的角力與拉鋸戰,一個是目前它所隸屬的烏克蘭,另一個是與它淵源深厚的俄羅斯。自去年11月烏克蘭動亂情勢日益劇烈、「脫俄入歐」呼聲響徹雲霄以來,克里米亞的地位與動向也日益微妙,甚至有分析家擔心,它可能即將引發一場區域戰爭。

烏克蘭軍港 俄羅斯艦隊

25日,克里米亞的重要軍港與第一大城塞凡堡(Sevastopol),出現了令觀察家不安的景象。大批親俄派群眾聚集在市中心,抗議基輔中央政府的親歐舉措。在此同時,兩輛裝甲運兵車(APC)開上街頭。

塞凡堡雖然屬於烏克蘭,連市長都不是民選,而是由基輔官派,然而230年來,塞凡堡始終是俄羅斯黑海艦隊(Black Sea Fleet)的母港,現行租約簽到2042年。俄羅斯大文豪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成名作《塞瓦斯托堡故事》(Sevastopolskiye rasskazy),就是以這座軍港為背景。

因此不足為奇的是,塞凡堡30多萬人口,7成以上是說俄語的俄羅斯裔,烏克蘭裔則不到1/4。塞凡堡市民在23日不顧基輔反對而擁立的新市長恰利(Alexei Chaly),連國籍都是俄羅斯。恰利的祖父是俄羅斯海軍上將,經營的電機公司總部位於莫斯科。

塞凡堡是克里米亞的特別市,但它的族群組成並不那麼「特別」。克里米亞位於黑海和亞速海(Sea of Azov)之間,面積約2萬7000平方公里(台灣的3/4),人口不到200萬人,其中接近6成是俄羅斯裔,烏克蘭裔同樣不到1/4,還有一支「克里米亞韃靼人」(Crimean Tatars)約佔12.1%。

沙皇遊樂園 俄羅斯禁臠

歷史上的克里米亞歷經滄桑,15世紀由克里米亞韃靼人建立「克里米亞汗國」(Crimean Khanate),皈依伊斯蘭教。1783年被俄羅斯帝國併吞,由於濱海且氣候溫暖,很快就成為俄羅斯貴族的度假勝地,博得「沙皇遊樂園」的稱號。

1917年至1922年的俄羅斯內戰期間,克里米亞成為紅軍與白軍的主戰場。1944年,蘇聯獨裁者史達林以勾結納粹德國為罪名,將克里米亞韃靼人全體放逐到中亞草原。他們直到1980年代中期才得以返回故土,但人事全非,俄羅斯人早已成為多數民族。

1954年,克里米亞的定位再度變化。從烏克蘭發跡起家的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當時仍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烏克蘭正式獨立,克里米亞曾經也嘗試獨立建國,但後來還是決定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西望基輔 北望莫斯科

不過克里米亞繼續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尤其是半島上的俄羅斯裔,始終對基輔中央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戒慎恐懼。俄羅斯人對克里米亞也是難以忘情,根據最近一項民調,56%的俄羅斯人認定克里米亞是俄羅斯「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如今烏克蘭政局丕變,新領導階層表明要向西擁抱歐洲,擺脫俄羅斯勢力籠罩,那麼克里米亞要何去何從?半島上的烏克蘭裔與克里米亞韃靼人雖然心向基輔,但終究只佔人口少數,莫斯科當局也必然會好好利用克里米亞的反基輔情結。

俄羅斯的選擇:出兵攻佔?花錢擺平?

最壞的狀況是重演2008年戲碼,俄羅斯在北京奧運開幕當天出兵外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攫取有意脫離喬治亞的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與阿布哈茲(Abkhazia)。然而烏克蘭儘管經濟一團糟,軍力還是有一定水平,現在又有歐盟與美國撐腰,與喬治亞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克里米亞一位俄羅斯裔政治領袖波迪亞奇(Valery Podyachy),倒是有一個化干戈為玉帛的建議:烏克蘭擴大運用塞凡堡軍港模式,將整個克里米亞「租借」給俄羅斯99年,換取俄羅斯將烏克蘭積欠的鉅額債務一筆勾消。99年之後呢?波迪亞奇說:「俄羅斯是世界強權,99年之後一定還存在;至於烏克蘭?那就未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