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從鐵面到冷面 伊朗走過革命35年

2014-02-13 16:23

? 人氣

伊朗伊斯蘭教革命已歷經35年,領導階層物換星移,與美國的恩怨情仇仍然難以化解。(美聯社)

伊朗伊斯蘭教革命已歷經35年,領導階層物換星移,與美國的恩怨情仇仍然難以化解。(美聯社)

35年前的2月11日,美國在中東地區遭遇空前挫敗,一手扶植提攜、曾經全力相挺的伊朗國王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在浩浩蕩蕩的伊斯蘭教革命中徹底垮台,阿亞圖拉(Ayatollah,什葉派最高領袖)何梅尼( Ruhollah Khomeini)不僅創建一個舉世罕見的政教合一神學政權,更讓這個無比重要的中東國家成為美國的死對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5年後的今天,面積164.8萬公里、人口7700萬的伊朗,與美國仍然邦交斷絕。

巴勒維政權遭推翻之後,美國一度嘗試與新政權建立新關係,但1979年10月巴勒維前往美國治療癌症,激怒了伊朗的強硬派。11月4日,約500名伊朗學生(包括後來當選伊朗總統的阿瑪迪內賈德)佔領了美國大使館,66名使館人員淪為人質(其中14人提前獲釋)。

美國總統卡特宣布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凍結約80億美元的伊朗人民在美資產。1980年7月底,巴勒維病逝美國;9月,伊拉克與伊朗爆發戰爭(兩伊戰爭);11月,卡特競選連任失敗,白宮主人從高舉人權大旗處理國際事務的卡特,換成擅長營造形象的雷根。伊朗人質事件直到雷根就任總統之後才告落幕,總計444天。

那3年間伊朗與美國的愛恨情仇,在冷戰期間成為以色列與美國的頭痛議題,更別提伊朗暗中扶植黎巴嫩南部真主黨(Hezbollah)與敘利亞,處處與以色列作對,誓言要讓這個國家「從地圖上消失」,而且還處心積慮要削弱沙烏地阿拉伯的勢力。儘管如此,伊朗盛產石油與地處戰略敏感位置的特點,又讓美國與以色列慣用的「外科手術式攻擊」投鼠忌器。

期間,還發生了美國與中國建交、蘇聯紅軍入侵阿富汗、兩伊戰爭爆發等大事,許多在兩極體系不可能發生的事件,那些年都接二連三實現,不但預告冷戰體系的鬆動,也告訴當時陷於冷戰競爭的美蘇,以及其他自願或被迫選邊站的國家,不是所有事情非黑即白,伊朗就是處於中間地帶、特立獨行的最好的例子。

伊朗革命距今倏忽已過了35周年,當年的革命軍肯定無法想像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與美國總統歐巴馬以熱線交談,更在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首肯之下,願意向西方國家妥協,暫停核子發展計畫,答應聯合國原子能總署(IAEA)的監督,以換取西方國家鬆綁的經濟制裁。

長期制裁已經嚴重影響伊朗的國計民生,但是儘管魯哈尼的務實作風獲得許多人民肯定,伊朗堅定支持敘利亞阿塞德政權的立場,因不滿美國第五艦隊增派船艦巡弋波斯灣,以及在慶祝革命35周前夕試射地對地與地對空彈道飛彈,種種舉措仍讓周邊國家與美國芒刺在背。

伊斯蘭革命成功之後的35年,伊朗來到十字路口。一方面,德黑蘭與華府高層出現對話契機,漸漸能以談判代替叫囂,以讓步換取經貿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傳統強硬派勢力依然深厚,而且放不下對美國這個「大撒旦」的仇恨,在2月11日「伊斯蘭革命勝利日」這天照樣動員群眾進行反美示威。

無論如何,今日國際社會還是對魯哈尼寄予厚望,期待他能爭取到哈米尼全然的信任、支持與授權,在外交、經濟與內政領域開展新局面。如果德黑蘭與華府能夠化干戈為玉帛,甚至關係正常化,整個中東與西亞地區將站上歷史轉捩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