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人將如何顛覆製造業?

2020-05-21 15:34

? 人氣

人工智慧手臂。(圖/ Bastiane Huang)
人工智慧手臂。(圖/ Bastiane Huang)

AI機器人即將如何顛覆製造業?改變製造業的產業結構?

現在我們知道AI可以讓機器做到很多以往做不到的事,但這對製造業現行的產業結構又會有什麼影響?誰能夠把握新科技典範轉移技帶來的機會?哪些公司又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AI機器人帶來的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破壞式創新由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在其著作《創新的兩難》(Innovator’s Dilemma) 當中提出。理論的中心思想是:產業中的既有業者一般會為了服務現有客戶(通常也是利潤最高的客群),而選擇專注於「持續式創新」,改善先有的產品及服務。此時,一些資源較少的小公司把握機會,瞄準被忽略的市場需求,而取得進入市場的立足點。破壞式創新又分為兩種:低階市場創新及新市場創新。

一般大家較為熟悉的是低階市場創新,數位照相技術就是一例。早期的數位相機不僅解析度不佳,而且還有快門延遲很長的問題,但隨著數位照相品質及解析度逐漸進步,數位相機逐漸從低階市場晉升為主流。諷刺的是,柯達雖然研發出數位相機,但卻因為無法放棄當時該公司佔據全球三分之二的底片市場,而最終被新技術淘汰。

這正是所謂的「創新的兩難」,既有業者雖然看到新科技的威脅,但卻因為現有公司結構,策略等種種原因無法及時因應。

新市場創新則是指新進公司瞄準沒有被既有公司服務到的客群,進入市場。例如,電話剛推出的時候只能被用來做短距離的本地溝通,因此電報產業當時的領先者Western Union拒絕購買發明家貝爾的專利,因為該公司最賺錢的是長途電報市場,當時甚至不認為短途溝通是一個市場,更不用說預見後來人人都用電話溝通的情景了。

AI機器人帶來的正是新市場的破壞式創新!

傳統及AI機器人創新策略比較 。(圖/ Bastiane Huang)
傳統及AI機器人創新策略比較 。(圖/ Bastiane Huang)

目前汽車及電子製造業佔工業機器手臂出貨量的60%,這也導致市場領先者發那科(FANUC), ABB, KUKA, 安川(YASKAWA)專注於「持續式創新」:做他們最擅長,客戶也最需要的,進一步提高速度及精度。這也使得其他諸如倉儲業,食品製造業,或製造業中的備料程序成為被忽略新市場。這些客戶並不需要這麼高速度,高精度的作業,但需要機器手臂更靈活,更能彈性自主學習辨識及處理不同的零件或是工作。新創AI機器人公司看到這樣未被滿足的需求,開始將人工智慧應用在機器人上,使得機器手臂可以被用在備料,包裝,倉儲等新市場。

這樣的需求被一群新創公司看到了,他們使用較低階的相機搭配機器學習模型,讓以往只能由人工作業的備料,貨物分撿等程序自動化,讓機器手臂可以被運用在更多不同的地方甚至產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