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專文:五味雜陳,去塞求「通」─李金銓的學術方法論

2020-01-23 05:50

? 人氣

第五味,溝通個人與社會。這種通並非東海西海心同理同的通,而是李老師不斷強調的「同情的理解」。這一種通,將人與社會打通,將個體的生命體驗和世界打通。將學術的客觀性和學者的人間情懷打通。他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願意相信,觀點即使再歧異,過程即使再艱辛,彼此還是要做溝通的努力。現象學家稱之為negotiation的過程,這個字在商場是議價的意思,在外交是談判;在文化溝通,則是以善意試圖進入對方的語境,經過反復的說明、辯難、揣摩和商量,達到心知其意的境界,建立彼此可以同意的底線,也找出那些雖瞭解但不同意的部分。而「溝通」即是 communication 的原始意義(詳見本書第 2 章),從溝通的過程中彼此獲取互為主觀的同情理解。

「community」過去一直被翻譯成「共同體」,而南茜認為,「共同體」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基礎或者本原。在反基礎主義的前提下,南茜提出了「共與」的思想,「在-共通-之中-存在」,認為「共通體是對分離(或削減)的呈現,是對這種區別的呈現,而這種區別則不是個體化,而是在-共顯著的有限性」。這個觀念和李老師有不謀而合互相支持的地方。人類學過去對族群的研究是「非我即他,非他即我」,現在更強調「他在我才在,我在他之中」,就是南茜所謂的「共與」。這個「共與」或「共在」,和海德格爾早期存在論的「在世界之中」也是互通款曲的。李老師的文章有濃郁的「共在」情懷,無論「溝通對話」還是「同情的理解」都體現了「共通」的神韻。其實,正如李老師所說,「社會科學的解釋的主旨不就在建立合理而有生命力的「聯繫」(connections),使人與社會的關係豁然貫通嗎?」

社會科學的研究和人文學科的研究一樣,並無絕對的「真理」存在,但又並非全無章法規則的虛無和肆意妄為,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意義正在於此。十四年前,在李老師的一次課上,他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做研究到一定程度,不是人找問題,而是問題找人。我當時正迷海德格爾,海德格爾也說,不是人說話,而是話說人。今天,在2019年歲末這個寒冷的冬天,李老師的書終於出版了。我寧願相信,書之於人,文字之於人,也是「具身化」的存在,那是沉默的存在為了要說話,一把抓住人,讓他充當自己的嘴巴。

傳播學者李金銓新著《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的繁體版(聯經)與簡體版。
傳播學者李金銓新著《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的繁體版(聯經)與簡體版。

*作者為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院長

參考資料: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18頁。

吳國盛,《技術哲學經典讀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編者前言第8頁。

朱學勤,《笑著的叫著的哭著的》,《讀書》,1991年,第11期,第29頁。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27-28頁。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128頁。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8頁。

吳國盛,《技術哲學經典讀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編者前言第8頁。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19頁。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7頁。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21-22頁。

讓.呂克.南茜著,郭建玲等譯,《解構的共通體》,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版,第53頁。

李金銓,《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22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