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專文:五味雜陳,去塞求「通」─李金銓的學術方法論

2020-01-23 05:50

? 人氣

第一味,貫通中西。在《傳播研究的時空座標》中,李老師分析了中國式的直覺智慧和西方的邏輯推演之間的關係,如何互通和互證,平等對話,如何把直覺轉化為社會科學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在李老師當年的《超越西方霸權》一書中,也有這樣的觀點,既要超越西方霸權,又要警惕義和團式的學術民族主義。他考察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的關係,提出自己的思考路徑:「我自己嘗試從韋伯和現象學發展出一條路徑,首先考察在地經驗的內在理路,然後在抽象階梯逐級上升,於是在各個適當的點接觸更大的文獻,最後在地經驗得以和全球視野溝通融合。這是強調從具體性慢慢上升到普遍性,而不是以普遍性抹煞具體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味,接通術道。做研究的人,常常會徘徊在思想和學術之間,邏輯和歷史之間。如果把邏輯和思想稱之為「道」,把對經驗和歷史的處理稱之為「術」,這種術道之爭、思想和學術的討論,在學術史中常常以各種面目反復出現。吳國盛說,「從胡塞爾出發的,比較重視邏輯;從海德格爾出發的,比較重視歷史。」韋伯說,「經驗論、英美派根在歷史,或可稱為實用理性。先驗論、大陸派根在邏輯,或可稱為價值理性。可悲的是,人類理性有兩股源頭,社會發展卻只有一條河床。當兩條大河爭奪一條河床時,或是江河改道,或是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這就是法國革命式的悲劇。這樣的悲劇當然不該重演了。但是,人類切不斷歷史,也離不開邏輯。」關於思想與學術的關係,漢語知識界也討論過很久,最後似乎更認同王元化先生的說法,即追求「有學術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學術」。對於這個問題,李金銓老師說:「我們必須記住:學者根據研究的題目與材料做出分期或分段,或採取某種分析策略,並不止是『術』的一面;在『術』的背後更有『道』的一面,也就是牽涉到知識論和方法論的價值判斷,而這個『道』對疏理經驗材料的內在理路之『術』其實蘊含著指導作用。『術』是顯而易見的表面,『道』經常是隱而不彰的裡層,我們不但要盡可能瞭解作者分段後面的世界觀,也隨時警覺自己視為當然的預設。」李老師的處理方式是以術為表,以道為裡,道牽引著術,術彰顯著道。

第三味,打通大小。面對宏觀與微觀,普遍與特殊的問題,研究者各有偏向。李老師的研究,看似都在講大問題,但並非游談無根空疏闊大的宏論,而是曲徑通幽洞幽燭微,讓宏觀與微觀之間互通款曲。比如第四章,他以史學家蘭克的觀點作為引導,「從特殊性出發,我們可以拾級攀登到普遍性;但從宏大理論出發,我們再也回不去直覺地瞭解特殊性了。」以直覺智慧如何與社會科學互通為例,李老師從敘述性、解釋性、普遍性三個方面論證其結合。將抽象層次很高的問題落到中觀的層面。再具體地找到蘇軾《題西林壁》這個名篇,以此探討國際傳播與新聞史的三個關鍵問題:「(1)有沒有絕對的真實,社會建構的觀點提供什麼啟示?(2)局內人的觀點與局外人的觀點有何利弊得失,如何互相滲透?(3) 如何觀察經驗世界的常與變,同與異?」這是另一種「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