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八百萬民意為後盾,蔡英文需要權力的節制

2020-01-14 07:20

? 人氣

817萬票把蔡英文總統再次推上權力頂峰。(美聯社)

817萬票把蔡英文總統再次推上權力頂峰。(美聯社)

蔡英文總統經過民意再次洗禮,以八百一十七萬多的超高票數連任,不但狠狠摜壓對手韓國瑜,也把推薦她的民進黨(政黨票)遠遠拋在民意的另一方,不論蔡英文是運用網軍得心應手呼風喚雨,還是對手個人形象與國家領導人的想像差距太遠,或者搭上國際圍堵中國的「抗中」順風車,將「亡國感」操作到淋漓盡致,毫無疑問,她以一年時間衝破「討厭民進黨」、「不要國民黨」的民意網羅,讓自己站上「超越政黨」的制高點,確實足堪傲視歷任民選總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意版圖綠大於藍,節制總統只能靠內鬥?

位居權力孤峰頂上的蔡英文,此刻不知道捨不捨得放下讓她贏得大選的「芒果乾」?畢竟「芒果乾」可以用來選舉,却不能用以治國,除了播遷台灣的兩蔣政權,以「風雨飄搖」鞏固(恐怖)統治,民主化台灣的國家領導人動輒以「國之將亡」為統治基礎,未免荒謬;然而,為了拚連任,過去一年,蔡英文政府的統治庶幾近乎之,重則無視國會議事程序逕付二讀國安五法,限期三讀反滲透法,輕則大動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干戈,讓警調南北奔波查察網路言論,再再觸犯憲法保障的邊界。

如今她再獲民意授權高票連任,國民黨區域立委崩盤,即使新興政黨(台灣民眾黨)初試啼聲即有斬獲,都不足以撼動民進黨國會絕對多數,全面執政的既有現狀,莫怪論者憂慮台灣從此將進入「威權民粹的年代」,事實上,民進黨的「多數威權統治」早在蔡英文第一任就開始,五權制衡的憲政設計完全發揮不了作用,甚至成為行政權獨大的附庸幫兇;未來四年,她掌握了絕對多數的立法院,還將再提名補足大法官和監察委員,乃至包括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獨立機關人事,以其權力性格和民進黨的權力慣性,幾乎可以預言她可以為所欲為,打造一個「完全蔡英文意志」的國家機器,除非民進黨內派系擺不平,竟敢以國會同意權挑戰總統提名權,寄希望於執政黨內鬥以節制總統權力,無比荒唐可嘆,但却是不能不面對的政治現實。

 20200111-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於11日召開國際記者會。(盧逸峰攝)
大選之後,民進黨全面執政的權力格局不變,對民主制衡其實是個危機。圖為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於開票後召開國際記者會。(盧逸峰攝)

簡單講,大選前後民進黨全面執政的權力格局,並未改變,唯一的差別是,蔡英文再無連任壓力,她還需要不需被新潮流綁架?或者還需不需要以派系分配資源鞏固權力?甚至以台大校長做為安撫獨派的工具?這些問題的答案,端視她會何解讀並回應支持她的八百萬民意?以及如她勝選感言所說,擁抱並未支持她的五百五十萬民意?

以政黨票做基礎,民進黨、時代力量、喜樂島、一邊一國、綠黨、基進黨、台聯等「泛綠政黨」的得票總和為六百九十二萬多票,比蔡英文得票還少近一百三十萬票;國民黨、親民黨、安定聯盟、新黨、國會政黨聯盟、統促黨、宗教聯盟等「泛藍政黨」的得票總和為五百五十八萬多票,比韓國瑜得票還小多六萬票;這是大版塊的區分,諸如親民黨支持者的總統票理當投給宋楚瑜,這說明民意版塊泛綠已經大於泛藍,泛藍若不能足以擔負整合厚望的領袖(如當年的馬英九),幾乎可以預言未來四年、八年,國民黨或藍軍重返執政的機會,微乎其微。

「留下更好的國家」前,先要成為「更好的總統」

至於無法歸類到「泛綠」或「泛藍」的台灣民眾黨,得票一百五十萬,柯文哲自嘲只能在國會扮演「不關鍵少數」,既不能左右立法院正副院長人事,關鍵法案預算就算票全灌給國民黨,都不能改變民進黨多數的事實。但是,若民眾黨一百五十萬票全灌給韓國瑜,再加上親民黨的五十萬票,那就是扭轉選局的「關鍵少數」,剛好可以讓韓國瑜跨過七百萬票,以十萬票差贏得大選;不過,顯然這一百五十萬票是近乎八成倒給了蔡英文,讓蔡英文創下史上超高得票的「蔡英文障礙」。

20200111-台灣民眾黨開票之夜活動,由黨主席柯文哲帶領民眾黨立委參選人鞠躬謝票。(陳品佑攝)
台灣民眾黨拿下藍綠之外的一百五十萬票。圖為開票之夜,黨主席柯文哲帶領民眾黨立委參選人鞠躬謝票。(陳品佑攝)

換言之,柯文哲選前遭到民進黨擠壓時揚言,「再打壓最後一立刻就表態投韓」,不全然是「恐嚇」,儘管支持者的投票意向未必是黨主席一聲令下就能全部轉向;而趙少康選前呼籲「投宋楚瑜一票,就是投蔡英文一票」也完全是陳述事實;蔡英文的八百萬民意,既有宋楚瑜的助攻,也有民眾黨的水份。當民進黨或英網軍鎖定柯文哲為下一個摜壓標靶時,蔡英文不能不想想,這也是傷害她一部份支持者的作為。

「分裂的國家沒有重量」,蔡英文選前造勢的語言展現國家領導人的高度,但「擁抱對手的支持者」,不能只是語言溫度,做為「大於政黨」的總統,不能不嚴肅面對自己的承諾:「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你們。」用人唯派系酬庸、提名唯獨派是從、國會議事一貫多數輾壓、濫用網軍攻擊政敵…,絕對不是更好的國家。

蔡英文既以前總統李登輝為師,就不該忘記李登輝的民主工程裡,永遠都有在野政黨(民進黨)的角色,政黨生滅屬民主常態,取決於民意,但不能用國家機器「把在野黨(國民黨)掃進歷史的灰燼」,回應八百萬民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擁抱另外五百五十萬民意」,「團結國家」是總統的義務,在「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之前,蔡英文首先要成為「一個更好的總統」,不能不遺憾的說,民進黨再次全面執政後,看不到任何制衡機制可以節制蔡英文成為更好的總統,只能靠蔡英文對權力的自覺與自制,過去四年看不到這樣的可能,未來四年,只能拭目以待,民意選擇了蔡英文,蔡英文可以選擇讚聲相伴還是駡聲相隨。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0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