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鷹派外長惹的禍?美伊大戰一觸即發 全因他堅持殺死伊朗將軍

2020-01-08 19:30

? 人氣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美聯社)

繼五天前美國空襲擊斃伊朗重要將領之後,伊朗8日清晨以22顆飛彈反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美伊大戰眼看一觸即發,國際社會也密切戒備。其實促成美軍殺死蘇萊曼尼的人並非勢大氣粗的川普,而是美國國務卿龐畢歐。面對美國對外軍事行動總是持鷹派主張的龐畢歐,這次很可能捅出大簍子,原本正在參選參議員的他也在8日宣布退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鷹派外長主張攻擊

《紐約時報》(NYT)報導,就在上個星期,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極力向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鼓吹,建議美軍殺死伊朗特種部隊「聖城軍」(Quds Force)司令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伊朗挾國內憤怒輿論迅速反擊,波灣緊張情勢急速上升,龐畢歐又乖乖回到他的外長職位,處理蘇萊曼尼之死引發的國際危機。

表面上,龐畢歐仍堅稱此次行動是正當防衛,因為在去年12月27日,伊拉克北部一座美軍基地遭到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旅」(Kataib Hezbollah)襲擊,造成5名美國公民死傷。真主黨旅背後的關鍵人物就是伊朗特種部隊「聖城軍」,龐畢歐也高呼伊朗必須承擔一切罪責。

2018年,川普政府單方面退出與伊朗簽訂的核協議,背後最大的推動者也是龐畢歐。在國安議題上,他處處展露外交官少見的鷹派姿態,甚至造成外交處境困難也在所不惜。56歲的龐畢歐不但曾表示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屯墾區」不違反國際法,也成為促使川普在競選連任之際貿然動武、導致美國開啟另一場中東戰爭的男人。

2019年11月18日,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宣布,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佔領地建設的屯墾區「不違反國際法」(AP)
2019年11月18日,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宣布,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佔領地建設的屯墾區「不違反國際法」(AP)

後續處理粗糙

然而,龐畢歐的行事作風似乎跟不上他的野心。五角大廈前首席撰稿人甘斯(John Gans)指出:「龐畢歐也許達成了他想促成的決定,但接下來的一切──對威脅的粗率解釋、未經組織的公開聲明,還有猶疑的外交和軍事努力,都讓這項行動的效果大打折扣,對美國和總統而言,這項行動的風險也變得極高。」

美國國會正在對龐畢歐等官員施壓,要求他們拿出足以讓川普下令空襲蘇萊曼尼車隊的決定性情報,證明美軍行動確實師出有名,但龐畢歐至今不願意提供任何證據,只一再強調「攻擊行動絕對合法合理」。

龐畢歐7日受訪時再度重申:「總統做出每一個如此重大的決定前,一定先吸收過非常多層面的資訊。這是個對的決定,我們做得對,國防部幹得很漂亮。」

蘇萊曼尼長期負責情報收集和秘密軍事行動,他打過兩伊戰爭(Iran-Iraq War),並長期在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等地扶持伊斯蘭教什葉派武裝組織,外界普遍認為他是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接班人之一。他的死讓伊朗民眾群情激憤,葬禮前全國各地至少700萬人上街哀悼,更在中東引發強烈的反美情緒。

伊朗民眾上街哀悼「聖城軍」司令蘇萊曼尼的死。(AP)
伊朗民眾上街哀悼「聖城軍」司令蘇萊曼尼的死。(AP)

「龐畢歐在這件事的角色,若不是太天真就是來搞破壞的,」美國國務院前政治事務次卿雪蔓(Wendy Sherman)。

龐畢歐僅表示,他與其他官員早已評估過「殺死蘇萊曼尼可能引發的相關風險」,再進一步解釋此人的危險性,「這名恐怖分子的持續努力,建立起許多運動網絡,很有可能造成更多美國人的死亡。」

電報稱「目標是與伊朗達成協議」

但彭博社(Bloomberg)報導,伊朗出手後,龐畢歐特別發電報給美國駐外人員,叮嚀他們勿在未經允許之下,擅自與任何伊朗反對派團體會面,以免進一步觸怒伊朗當局,甚至可能被視為有意顛覆伊朗政權。根據CNN取得的電報內文,龐畢歐指出,很多伊朗反對派組織希望拉近美國政府、獲得策略支持,或至少提高他們自己的能見度,但其中不少組織都會以暴力方式試圖達成政治目的。

龐畢歐說:「我們的目標是與伊朗政府達成全面協議,處理伊朗讓區域失穩的行為。美國政府直接與這些組織互動,會對我們的政策造成反效果。」

該電報還列出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MEK)等6個激進反對派團體,提供美方官員參考。彭博社指出,此封電報凸顯當局面對伊朗的方針,一方面施加「最大壓力」,同時仍在檯面下保持達成協議的彈性空間。

退出參議員選舉

龐畢歐原本正考慮參加2020年秋天國會選舉,意圖角逐堪薩斯州的參議員席次,8日上午他也向共和黨參議院議長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表示,自己暫時不會參選。CNN指出,因為蘇萊曼尼之死帶來的尷尬局面,很可能已經重創龐畢歐的選舉之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