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千名群眾攻進美國大使館,美軍發射催淚彈、鳴槍警告!美駐伊拉克大使已撤離

2019-12-31 22:23

? 人氣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AP)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AP)

「美國去死!」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抗議美軍29日對當地進行的閃電空襲。隔著使館屏障,美軍士兵與示威者展開對抗,美方發射數枚催淚彈試圖驅離,但仍有數十名民眾在槍聲隆隆中打碎門窗,闖進使館院子內,大肆破壞與縱火。美國大使與使館人員皆已撤離,《美聯社》指出,使館美軍士兵,持大聲公呼籲抗議者不要硬闖,也美軍直接舉槍警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推回應,把一切矛頭指向伊朗,要求德黑蘭當局負起全責。「伊朗殺死一名美國承包商,還造成多人受傷,我們因此作出強烈反擊。現在伊朗正在策畫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襲擊,他們要承擔所有責任。此外我們也期待,伊拉克派出軍隊來保護美國使館,」川普的推文寫道。

大批民眾攻進大使館,怒喊「美國去死!」

美伊關係惡化,源於29日上午的一場空襲,川普下令美軍出動F-15戰機,轟炸伊拉克與敘利亞境內的5個地區,目標都是伊朗支持的民兵「真主黨旅」(Kataib Hezbollah)的軍事據點。美國這是為了報復27日伊拉克北部大城基爾庫克(Kirkuk)附近的美軍基地遭到「真主黨旅」襲擊,導致一名美國承包商被殺,4名美國人受傷。

伊拉克民兵「人民動員軍」。(美聯社)
伊拉克民兵「人民動員軍」。(美聯社)

這場空襲是美軍與伊朗武裝代理人之間最嚴重的衝突事件,伊拉克當局表示,空襲行動至少造成25死、55傷,其中包括至少4位「真主黨旅」的指揮官。伊拉克總理阿卜杜─馬赫迪(Adel Abdul-Mahdi)雖然同時是伊朗和美國的盟友,但也對外聲明,美國的作法等同於攻擊伊拉克主權。伊朗譴責美國空襲是「恐怖主義」,伊拉克境內民兵領導人則發誓要對美軍進行進一步襲擊。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打破使館門窗。(AP)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打破使館門窗。(AP)

伊拉克民眾也怒火沖天,數千人31日為死去的民兵戰士送葬,浩浩蕩蕩走進政府機關所在的綠區(Green Zone)草地,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外,抗議美國對民兵組織的空襲。兩名伊拉克外交部官員說,美駐伊拉克大使圖勒(Matthew Tueller)和幾位人員已離開使館,尚不清楚仍有多少外交官在裡面。

有數名示威者翻過大使館的外牆,其他示威者則從地面推進,大批民眾闖入使館進行破壞,向維安人員投擲石塊和水瓶。《美聯社》(AP)援引目擊者的話說,民眾大喊「不要美國!」「不要川普!」和「美國去死!」他們多半是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旅」、「正義聯盟」(Asaib Ahl al-Haq)、「人民動員」(Hashd al-Shaabi)的支持者,有人更在大使館的牆上懸掛著「真主黨旅」的黃旗。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AP)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AP)

伊拉克當局消極驅離示威者?

阿卜杜─馬赫迪辦公室在襲擊開始幾小時後才發表聲明:「安全部隊將堅決禁止對外國大使館的任何侵犯或騷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指出,送葬隊伍幾乎直接從大門邁入,本應守衛綠區的伊拉克安全部隊沒有任何抵抗,過去有不少反政府示威者能夠闖進綠區,但這麼多人來到美國大使館附近,是近年罕見的「重大發展」。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伊拉克維安部隊在使館外圍駐守。(AP)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伊拉克維安部隊在使館外圍駐守。(AP)

伊拉克抵抗美國與伊朗的干預,誰會獲勝?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資深政治評論員畢沙拉(Marwan Bishara)分析,使館入侵事件預示著伊拉克人越來越反感美國在當地的影響,「就美國而言,這就表示,在美國入侵和占領伊拉克16年後,儘管為贏得伊拉克人民的心靈,在當地花費了數兆美元,最終卻導致其大使館遭到如此包圍。」

同時,伊拉克人民也反感伊朗的干預,過去幾個月來,伊朗駐伊拉克大使館多次受到民眾縱火攻擊。「但是還有一些人支持真主黨旅和人民動員,他們仍然忠於伊朗,並且很樂意通過攻擊美國使館來轉移國內對伊朗的壓力。因此總體而言,伊朗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仍持續,」畢沙拉說道。

他進一步分析:「但由於伊朗在伊拉克內部具有宗教和種族方面的影響,因此伊朗要贏過美國的話更為容易。」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AP)
約千名伊拉克群眾31日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