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信茹書評:「在學術對話中報了到」—學者的視野、脈絡與對話

2020-01-01 05:10

? 人氣

由是,全書的脈絡既是一種連接、轉換、融通的視角,更是一種方法論和知識論的言說。將脈絡視為連接的可能,作者提出研究者在做社會科學解釋時應尋找合理且有生命力的聯繫,將其看作轉換的視角,看到「在一個脈絡之『是』,可能是另外一個脈絡之『非』;在同一個特殊的脈絡裡,甚至可能亦是亦非,端看條件、時間、議題而定」;將其理解為一種具體的方法論,則提醒治學者分析文本時「一旦孤立看待,脫離語境,沒有其他證據或場景可資比較,便容易陷入過度解讀的險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細品作者對脈絡的闡釋和熟稔的運用,閱讀者仿佛穿梭在歷史、當下與未來,又如在具象和抽象不同的階梯流連駐足,其間,感受到的則是文字和思考具有的濃郁的醇香。所謂經典著作,就是每次讀必有所得,又經得起時間考驗。該書就是一部志在提高個人學術品位和境界的可「得」之書。反復閱讀,書中之「得」,不僅使得作者看世界的視野和方法,逐漸內化為讀者看世界的視野和方法,還能激勵讀者體悟和傾聽更具創造力和主體性的「內在聲音」。這種聲音,觸發處於不同立場、位置的人們得以從容對話。

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了全球視野,而經脈絡之貫通,無論對作者還是讀者,都仿佛有了無窮的對話力量和引人無限思考的拓展空間。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對話超越對某個具象問題的單純討論,甚至超越學科之間的界限,不斷彰顯出學術人與文化人如何發揮主體性的問題。書中這種對話貫穿始終,既有對學科間加強對話交流的極力宣導,也有對不同學術社群之間「多重闡釋」的期待,更有對不同文化之間建構「多元現實」的審視。

保持開放互動的態度

不同學科之間的對話、分析層次多樣豐富,單就個人境遇來說,書中能看到作者反復剖析自己的學術生涯和生命體驗,表達求學和教研生涯中社會學、政治學等不同學科對自己的滋養。而在下篇「民國報刊:新聞與歷史的聯繫」部分,作者回溯中國近代史的場景,講述民國史家和新聞學者之間的對話交流,進而提出「新聞史的研究不能抱殘守缺,必須從人文和社會科學吸取理論和方法的資源,同時從新聞史回向給人文與社會科學,保持一個開放互動的態度」。這種對話,必然也會存在於不同的詮釋社群之間。源于文化、階級甚至種族等方面的差異,詮釋社區描述和建構現實的方式、路徑不同,唯有通過多元對話和溝通的過程,不同社群之間才可實現「互為主觀性」。這種對話,更來自于不同文化之間的傾聽、論辯。有了「視野的交融」,新的聲音和理解得以顯露。從這個角度講,作者認為對如何從西方吸收學術,又如何超越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探討,是該書關注的主要旨趣。

總之,作者以50年學術生涯見證半世紀傳播研究的歷史,跨界、搭橋了社會科學中不同學科與研究領域,使它們「交光互影」。全書超越學科之間的界限,對讀者思考「做怎樣的社會科學工作者」產生了有益啟迪。50年學術生涯,也是作者將生命的深刻體驗延伸至對社會的關懷和個人學術志業的解析與呈現。這種切己的觀察,既不晦澀難解,也無高高在上板起面孔的姿態。相反,全書飽含情感、曉暢通達、意蘊綿長,不止是學術之書,更是生活藝術之書。

*作者為雲南大學副教授,本文原刊《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