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AIT主席敬告美國準總統川普:把台灣當成商品與籌碼,很不道德

2016-12-14 21:41

? 人氣

蔡英文總統2日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J. Trump)通話(總統府)

蔡英文總統2日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J. Trump)通話(總統府)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日前接受電視專訪時表示,美國在還沒有與中國就貿易等議題達成協議之前,沒有必要被「一個中國政策」綁手綁腳,並強調自己「完全理解」這個政策。不過美國一位資深東亞事務問題專家顯然很擔心,13日發表一封致川普的公開信,為他好好上了一課,課程名稱就叫「一個中國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年69歲的卜睿哲(Richard C. Bush)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專攻中國政治與歷史,1997年至2002年間擔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目前是知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

在這篇發表於布魯金斯研究所網站的公開信之中,卜睿哲化繁為簡,從4個面向為「親愛的總統當選人」說明「一個中國政策」的來龍去脈與基本意涵,奉勸他不要拿這個政策與中國討價還價,否則不但徒勞無功,還會會對台灣造成風險與傷害。

「一個中國政策」是美國為自身需要而採行

首先,卜睿哲指出「一個中國政策」是美國為自身需要而採行的政策,不是被北京牽著鼻子走,而且早在美中正式建交之前就已成型。

其次,「一個中國政策」的核心在於美國不會執行「兩個中國政策」。冷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的中華民國都堅持唯有自己才能代表中國,其他國家必須二者擇一。美國與中國建交的進程從1972年的尼克森政府開始,在1979年的卡特政府完成,並換取中國表明以和平方式統一台灣的「基本政策」。1982年,雷根政府與中國簽署聯合公報,表明美國政府「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

「非官方」的AIT機制成果斐然

第三,由於美國完全不可能執行「兩個中國政策」,因此與中國建交就必須與台灣斷交。但卡特政府與國會建立了「美國在台協會」這個機制來保存美國與台灣的實質關係。AIT名義上是非官方機構,實質上完全屬於美國政府。多年來美國與台灣、為台灣做了許多事,只要「非官方關係」這個門面還在,中國就不會抱怨。

AIT機制不等於外交關係,台灣總統無法與美國總統會面,但是多年來雙方建立了許多管道,對各項議題進行溝通。美台關係的限制在所難免,但許多已經鬆綁,有些可能在未來(默默地)鬆綁。基於國家尊嚴,台灣當然期盼更正式的外交關係;但台灣了解自己手上有哪些牌,也了解透過非正式關係得到的成果更重要。過去美台雙邊溝通出現問題,原因不是機制有缺陷,而是兩邊領導人的目標發生衝突。

「美國與一個自己不承認的政府進行軍事合作,協助對方防禦一個美國承認的政府」

第四,美台安全關係是重大議題。小布希政府與歐巴馬政府的對台軍售都超過120億美元,美台軍方交流密切,美國也警告北京不應對台灣動武。這是一個相當諷刺的情況:美國與一個自己不承認的政府進行軍事合作,協助對方防禦一個美國承認的政府。

中國從未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人民解放軍也持續朝此目標建軍,因此美台安全合作益發重要。北京對非常擔心民進黨會尋求台灣獨立,但其實可能性非常低。台灣的核心在於內政,絕大多數人民與蔡英文總統本人都希望兩岸保持現狀。

一個中國政策也意味:台灣與中國應和平解決歧異

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有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台灣與中國應該以和平方式解決彼此的歧異。柯林頓恐統在2000年5月明確表示:「北京與台灣的爭議必須和平解決,而且必須得到台灣人民的同意。」換言之,當台北與北京的領導人爭執台灣的未來,或者美國與中國討論台灣議題,台灣人民也要坐上談判桌。另一方面,北京必須參照台灣人民的意願,來調整其統一的方案。

台灣議題牽一髮而動全身

由此可知,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有兩個要點:

一、華府與北京在1979年建交,並在一系列的議題上進行合作,美國與台灣如何互動是這整個交易的一部分。無論現在美中關係有什麼問題,違背美中交易中台灣這一部分,無助於解決美中之間關於貿易、北韓、南海等諸多爭議,反而會動搖整個美中關係的框架,導致北京重新考慮和平統一台灣的政策。更糟的是,台灣將因此受到傷害。

把台灣當成商品、籌碼是不道德的

二、利用「一個中國政策」來達成美國在其他議題上的目標,不僅徒勞無功,而且是不道德的。台灣不是「可交易的商品」,它是一個有2300萬人生活的島嶼,一個繁榮、穩定、民主、可以讓中國學習的社會。台灣人民是美國的好朋友,他們不應該被當成籌碼。拿「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國討價還價,將引發動蕩不安,讓台灣陷入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