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超人」還是搞垮香港的萬惡資本家》李嘉誠為何成為中共口中的「曱甴王」?

2019-11-29 17:35

? 人氣

李嘉誠通過其旗下香港長江實業集團的官方網站發表對中國官媒「撤資」批評的回應。(BBC中文網)

李嘉誠通過其旗下香港長江實業集團的官方網站發表對中國官媒「撤資」批評的回應。(BBC中文網)

1993年1月,一位39歲的中共官員到香港訪問。滿懷雄心的他,期待從繁華香港找到肯在福州投資的企業家。隔年8月,果然有位商人走進官員位於福州市的大門,這位商人就是雄霸香港多年的首富李嘉誠,而擺出熱烈排場歡迎他的官員,是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曱甴王」李嘉誠

今年9月,香港反送中運動從暑假的和平抗爭愈演愈烈,李嘉誠呼籲示威者理性克制,也公開表示希望港府與背後的北京當局「以人道對待年輕人」。但中共回應十分激烈,中共政法委公開指責李嘉誠「縱容犯罪」、「看著香港墜下深淵」。親北京的香港建制派工聯會會長吳秋北也狠批李嘉誠是「曱甴王」(蟑螂王)。

香港發生反逃犯條例大示威期間,華人首富李嘉誠低調以「一個香港市民」名義,在全港各大報紙頭版發表「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全版廣告,一時間引發廣大注意(圖片來源:搜狐)
香港發生反逃犯條例大示威期間,華人首富李嘉誠低調以「一個香港市民」名義,在全港各大報紙頭版發表「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全版廣告,一時間引發廣大注意(圖片來源:搜狐)

香港近半年來的大規模示威,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後中共政權面臨最嚴重的挑戰。北京當局渴望香港社會領導階層出面協助,91歲的李嘉誠非但沒有跟其他親中派一起嚴厲譴責示威者,反而透過廣告和公開影片表達對示威者的同情,顯然大大惹毛北京當局。

李嘉誠回覆路透社訪問時以書面聲明說:「在社交媒體上,有些人熱衷於散佈有毒的疑心和虛假消息來破壞信任,在這個時期,很難不被捲入爭議」。

但這起衝突也凸顯,中國不斷設法扼殺香港富豪的勢力。香港資深觀察人士林和立說,習近平「自認為是皇帝」,「香港的商人應該絕對忠於皇帝,忠於習近平」不過中國外交部不願回答問題,港澳辦也不願答覆路透社採訪。

大幅減少中港投資

被港人稱為「超人」的長江實業與長江和記集團主席李嘉誠,2018年5月正式交棒給其子李澤鉅接任主席。但早在示威開始之前,李嘉誠已經開始減少與中國的經濟紐帶。2000年代初期,他最大的企業和記黃埔 (Hutchison Whampoa)主要收入都來自香港與大陸,佔了稅前營業收入的56%,現在只有14%。2015年以來,李的公司在全球進行的收購案逾700億美元(約台幣2.1兆元),不到10億美元是針對中港企業收購,而且長江集團在這段時間內減少中港投資至少110億美元。

李嘉誠發言人說,和記黃埔在1990年代與2000年代初期於海外大幅展開併購案,資產配置多元化大大影響了全球地理佈局。「但我們在香港與中國的規模仍不斷成長。」該名發言人補充,長江集團是眾多香港公司中,大陸業務規模最大的一家。2015年公司改組後才讓中國地區的收益佔比下降。

路透也詢問至少六位與李嘉誠有私人關係或者長年替他工作的人。長江實業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馬世民(Simon Murray)認為,把事業重心遠離中國的舉動,可能激怒了一直渴望掌握香港的北京當局。馬世民認識李嘉誠數十年之久。

「任何在香港有頭有臉的人,都必須注意北京的意見,而且必須與他們建立關係,不然他們就會沒收(財富)。」

中國曾迫切渴望李嘉誠青睞

對李嘉誠而言,這樣的地位轉變可能很陌生。在鄧小平與江澤民時代的數十年間,他是顯赫的香港人代表之一,《香港基本法》起草時,李嘉誠也位列委員會之一。

白手起家的香港富豪李嘉誠(美聯社)
白手起家的香港富豪李嘉誠(美聯社)

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州,幼年時在日本侵華戰爭炮火下長大,12歲就和家人逃到英國殖民的香港,但日本人在1941年佔領香港,糧食短缺、疾病頻傳,李嘉誠的父親不久因肺結核病逝。為了扛起家計,初中年紀的李嘉誠從鐘錶匠學徒做起,一步步成為手錶行、五金行推銷員,每天工作16個小時,也逐漸展現商業天賦,20歲就晉升為總經理,從此立定志向成為富商。

1998年香港廣播電台(RTHK)訪問中,李嘉誠曾表達他對中國大陸的複雜情感。1978年他第一次回到內地,當時他已從製造業跨足至地產、金融等產業。隔年9月,李嘉誠已透過長江實業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購入英資第二大洋行、市值約60億港元的和記黃埔22.4%股權,也是史上第一個買下英資洋行的華人。

然而,當時中國社會才剛從「文革十年」的慘澹逐漸復甦,李嘉誠表示,他確實對投資家鄉有所遲疑。「我擔心人們會說我是來剝削他們的,」他在訪問中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領導意識

李嘉誠似乎從很早以前就懷疑北京當局試圖控制香港。馬世民指出,1980年代英國開始跟中國政府討論香港主權移交時,李嘉誠開始焦慮旗下企業的財務前景。馬世民表示,李嘉誠曾說:「去英國幫我們找間可以投資的好公司。」

李嘉誠後來購入了倫敦培生出版集團(Pearson Plc)至少4%股份,引起了西方市場的廣泛注意。「那則消息登上了所有報紙的頭版,」馬世民說。但集團發言人對此則沒有直接回應,僅表示所有公司的領導人都具備某種程度的焦慮,因為他們懂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習近平在1993年訪問香港之後,李嘉誠也造訪了福州,當時習近平舉辦了盛大招待會歡迎他,李嘉誠預定投資當地的開發案,打下了雙方合作基礎。中國著名的古蹟規劃保護專家阮儀三說:「那就像是有座大佛,親自來鎮上蓋寺廟。」當時阮儀三極力反對開發案,「官員們覺得他會變魔術,把城市徹頭徹尾改造一番。」

2019年11月,香港反送中,全城大亂,習近平將做出關鍵決策。(AP)
2019年11月,香港反送中,全城大亂,習近平將做出關鍵決策。(AP)

那時李嘉誠在中國影響力無比巨大,1997年9月,香港回歸2個月後,中國國營企業「中國電信」準備在香港與紐約證交所上市,但因為同年的金融風暴,許多企業家都希望能暫上市計劃。李嘉誠親自帶領中國企業高層與一票銀行家會談,並主動表示願意買下大筆股權好讓合約順利走完。這個舉動也更加奠定他在香港商界的地位。「李先生不是會輕易毀約的人,」他的發言人說。

儘管如此,李嘉誠的員工認為,他仍從未完全放心過中國的經商狀況。例如他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參與建造北京「東方廣場」時,中國合伙夥伴的股份從最初講好的10%暴增至40%,李嘉誠說這讓他「學到一課」。

「在北京這樣的政治跟文化中心,必須把商業與經濟考量放在低一點的位置,」李嘉誠說,「雖然我碰到了各種麻煩,但我現在也更瞭解中國。」

習近平統治改變一切

習近平於2012年上任後開始對香港採取嚴厲態度,習近平在2014年強調,香港的高度自治源自中共當局的允准。同時李嘉誠也開始多方受到中共官媒的批評。2015年,李嘉誠將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的註記地移至英屬開曼群島,並堅稱那是一連串商業計劃的一小部分。但中國《人民日報》評論稱,李嘉誠「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難」,新華社旗下智庫機構「瞭望智庫」也刊出批判文章,題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

李嘉誠當時聲明稱,自己支持北京當局的領導,並補充「我的公司永遠都在全球尋找投資機遇,包括中國大陸。」話雖這麼說,李嘉誠旗下企業把金流抽出中港的速度卻沒有減緩。

習近平在2017年訪港時,對著一群香港富商當眾表達,希望他們「肩負社會責任」,協助維持香港社會穩定。被問及他如何回應時,李嘉誠如此回覆:「我設立的慈善基金會於1980年成立,投入1/3個人資產支持教育、醫學研究和公益事業。捐款總額超過260億港元,在這敏感時刻,我們不妨勇於面對問題。」

陳秋實:面對香港此次「反送中」運動,大陸人經常會想什麼事情都是錢的問題,都是經濟性的問題。
陳秋實:面對香港「反送中」運動,大陸人經常會想什麼事情都是錢的問題,都是經濟性的問題。

地產商是社會亂源,北京要商人想辦法

但中國沒有因此放過李嘉誠。支持港府的香港知名商人盛智文(Allan Zeman)表示,中國認為香港的財富高度集中是社會不滿的亂源,一小撮人掌握了房產市場,讓房價飆升至難以想像的地步,以至於香港家庭都必須蝸居在狹窄空間,社會階層流動極為不易。

「這讓『五大家族』非常非常有錢,」盛智文提到包括李嘉誠在內的香港五大富豪開發商。

但盛智文認為,這些掌控地產的開發商漸漸瞭解這一個社會難題。例如新華社9月曾評論說,香港社會矛盾亟待解決,其中最迫切、讓人詬病的就是住房問題。」月底,香港四大地產商之一的新世界就宣佈捐出300萬平方呎(約8.4萬坪)土地,用於興建社會住宅。

其實,香港富豪長年在海外置產,分散財務風險,因此對他們而言,即使2047年將完全回歸成「一國一制」,也不需要特別擔心。但隨著中共不斷收緊控制,富豪已經無法安坐。2017年,「明天系」公司集團的幕後控制人蕭建華(簡體字作:肖建華),突然於香港境內被不明人士帶走後失蹤後再也沒有人見過。2019年,中國政府就接管了被視為明天系成員的包商銀行。

20191127「明天集團」創辦人肖建華神秘消失後,他曾掌控的中資金融機構陸續出現問題。(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20191127「明天集團」創辦人肖建華神秘消失後,他曾掌控的中資金融機構陸續出現問題。(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逃犯條例》富人資產逃不了

香港大律師公會曾解釋,《逃犯條例》不只包含引渡條款,修訂後也可能凍結資產,如同在習近平打貪反腐「落馬」的中國富豪。被建議修改的《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第525章),容許香港以外的司法管轄區要求香港機構蒐集證據並於香港以外的地方使用,其中包括「凍結或沒收涉嫌於其他司法管轄區犯下刑事罪名的嫌犯之資產。

部分銀行業人士透露,《逃犯條例》修例風波公佈,許多富人紛紛將資產移出海外,甚至計劃移民。銀行人士向路透透露,某位香港富豪已經轉移了至少1億美元資產,從香港花旗銀行移至新加坡花旗銀行。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該法案,以及是否認為富商成為目標時,李嘉誠發言人表示,逃犯條例已撤回,多說無謂。」但馬世民認為:「李對中國的態度也包括恐懼:『這些人會奪走我所掙來的一切』。」

習慣莫須有的指責

被問到北京對其的指責時,李嘉誠則說,「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懂得如何怎樣不被外界噪音所乾擾。我不肯定那些噪音是否有計劃,但對那些莫須有的指責,我已經習慣了。」

另一方面,李嘉誠基金會仍在10月推行「應急錢」計畫,大手筆撥出10億元「無條件支援」中小企業,只要能出示合法營業許可證,每家最多可無條件領取6萬港元(約台幣23.3萬元),而且完全不需償還。不到2個月,許多餐廳紛紛收到6萬元港幣撥款,還附上一張卡片寫著「一點心意,與您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