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專文:依然燙手的青春

2016-12-04 06:30

? 人氣

我希望寫文章可以是其中一項有用的事,儘管從來都不容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者馬世芳和他第一本作品《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新版(新經典文化)
作者馬世芳和他第一本作品《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新版(新經典文化)

《地下鄉愁藍調》是我的第一本書。從動念到出版,足足拖了七八年,當時若非主編葉美瑤不離不棄地催逼,根本就不會有這本書。作者的第一本書,就像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音樂人的第一張專輯,都是以此前畢生的一切作準備,一古腦傾巢而出。積壓愈久,往往後勁愈強。

回想當初作文的心情,大抵仍是「好壞姑且不論,應該只有我能這麼寫」,於是就這麼寫了。重讀這些二十多歲到三十出頭寫的文字,仍能憶起每一篇對應的時空:多半是在舊家頂樓加蓋的房間,橫七豎八堆滿了永遠沒收拾的書和唱片,深夜掛著耳機聽音樂免得吵到鄰居,一面奮力敲著那台麥金塔的鍵盤。每寫完一篇總是筋疲力竭,等到上床昏睡,往往已經天色大亮。

事隔多年,重逢那位把自己搞得很狼狽的小青年,那樣義無反顧的抒情,恍若隔世,卻依然燙手。

或許,一切事情的開始,得回到兒時的那一夜。大概是小學三年級吧,我跟著主持演唱會的母親來到某個外縣的活動中心。吃完了便當,我從後台循著樂聲曲曲折折摸到側台,躲在翼幕後面,伸頭向台上看—我知道在舞台燈光掩護下,觀眾看不見我。那幾位青年在聚光燈裡玩著搖滾,底下是一兩千個搖頭晃腦眼睛發光的少男少女。

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唱的洋文歌在講什麼,我甚至不知道「搖滾」是什麼意思,但那激烈搥打的節奏和聲量迫人的電吉他,激起了一股陌生的巨大的興奮感。我彷彿初次目睹通往「大人世界」的一扇門在眼前洞開,那端的風景妙不可言,卻也佈滿危險的深淵。

年幼的我只能遠遠觀望。但我依稀知道,總有一天我要大跨步走進去的—那將是我正式長大的時刻。

《地下鄉愁藍調》十二月七日晚間七點,在華山文創園區拱廳舉辦講座。
《地下鄉愁藍調》十二月七日晚間七點,在華山文創園區拱廳舉辦講座。

*作者為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作家。出版《昨日書》《歌物件》《耳朵借我》等書。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昨日書》。本文為作者第一本書《地下鄉愁藍調》(新經典文化)十周年版序,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