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團隊向前衝!洪致文要為台灣打造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

2019-11-14 08:10

? 人氣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10月1日上任,他本月1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未來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造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盧逸峰攝)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10月1日上任,他本月1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未來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造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盧逸峰攝)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10月1日上任,他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未來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造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目前約有20名成員,還包括從其他單位調派支援的同仁,主任洪致文表示,未來會陸續晉用、招募相關領域之專業者組成團隊,投入鐵道博物館的籌建,逐步展開文物典藏、研究、修復、策展、運轉等的鐵道博物館核心業務。

20191111-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園區內的組立工廠將作為列車的展示舞台。(盧逸峰攝)
洪致文指出,目前努力的目標,即是讓鐵道博物館園區能具有獨立修復火車、執行車輛調度作業的能力。園區內的組立工廠將作為列車的展示舞台。(盧逸峰攝)

如何打造「活的鐵道博物館」?他要讓「這些功能」先復活!

洪致文指出,目前努力的目標,即是讓鐵道博物館園區能具有修復展示等級車輛、執行車輛調度作業的能力,且希望最快在明年,園區內就能回復昔時調度車輛的能力。

洪致文說明,園區過去就是台鐵維護、修理火車的工廠,因此希望能在原有的廠房建構「展示等級」的修復技術,只要能修復車輪的部分,使車輛能夠順利藉由牽引來調度,就能讓「活的鐵道博物館」此一目標實現。

20191111-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園區內保存的車輛還有待台鐵協助修繕。(盧逸峰攝)
園區內保存的車輛還有待台鐵協助修繕。(盧逸峰攝)

在洪致文的規劃中,國家鐵道博物館並不是「一棟建築物」,而是各個廠房各司其職、並利用鐵道相串聯,例如目前展示車輛的組立工廠、客車工廠、柴電工廠,就能當作火車的主要展示區,而噴漆工廠、客車工廠則作為火車典藏區,成為一個能獨立運作的「生態系」。

一旦博物館具有調度車輛的能力,就能因應不同主題的展覽、進而搭配不同的車輛,也能增加民眾的新鮮感,進而達到增加來客數的作用。對於未來展覽的主題,洪致文腦海中已有許多點子。他侃侃而談,例如做一場北迴線主題的展覽,就從典藏區把「歷代跑過北迴線的車輛」牽引出來展示,又或是以莒光號為主題,就將各年代擔綱莒光號的車輛陳列在民眾面前,如同活水一般推陳出新。

日本案例作借鏡 讓國家鐵道博物館成世界新亮點

與台灣地理位置相近的日本,素有「鐵道王國」的美譽,也在各地區都有鐵道博物館、文物館的設立,其中規模最大的3座是京都鐵道博物館、位於埼玉的大宮鐵道博物館及名古屋的磁浮鐵道館,向來都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參訪,也被大多數國人認定為「鐵道博物館該有的模樣」。

日本的鐵道館大多具有收藏品相當豐富、具有互動設施、館舍嶄新且舒適等優點,但洪致文認為,鐵道館的設計應該因地制宜、不該只拿國外的案例當參考,或是一昧地模仿,洪強調「台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有著它獨一無二的身分!」

20160802-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圖為京都鐵道博物館內一景。(盧逸峰攝)
與台灣地理位置相近的日本,素有「鐵道王國」的美譽,也在各地區都有鐵道博物館、文物館的設立。圖為京都鐵道博物館內一景。(盧逸峰攝)

洪致文指出,日本的鐵道館主要都是採用新建館舍,雖然空間明亮、空調舒適,但實際上跟在地鐵道歷史沒有很深的關聯,因此只能作為單純的展覽廳做靜態產覽,民眾無法接觸到產業的歷史與氛圍。

洪致文表示,日本鐵道博物館將能運用的空間都擺放車輛,雖然會給民眾館藏豐富的感覺,但對非鐵道迷的人士,就會感到無趣,且人潮眾多時也會影響參觀品質。也因為車輛只能擺在定點,而無法自由調整展覽內容,讓民眾有一成不變的感覺,進而影響遊客的再訪率。

20130728-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採取密度很高的列車排放方式。(盧逸峰攝)
洪致文表示,日本鐵道博物館將能運用的空間都擺放車輛,雖然會給民眾館藏豐富的感覺,但對非鐵道迷的人士,就會感到無趣。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採取密度很高的列車排放方式。(盧逸峰攝)

洪致文提到,名古屋的磁浮鐵道館之前為了要放入新車輛而移出舊車輛,用「展示終了」4個字就讓列車告別鐵道館舞台,落入被拆解的命運。肇因於館藏密度過高、導致沒有剩餘空間保存車輛,這是非常可惜的案例。

有了日本案例當作借鏡,洪也期望,具有完整軌道系統及廣大空間的國家鐵道博物館,未來能避免遇到這些問題,讓我國鐵道文化資產能妥善保存。

20130728-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盧逸峰攝)
洪致文提到,名古屋的磁浮鐵道館之前為了要放入新車輛而移出舊車輛,用「展示終了」4個字就讓列車告別鐵道館舞台,落入被拆解的命運。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盧逸峰攝)

「再訪率是世界各鐵道博物館都不斷討論的問題,也是國際會議間的熱門話題。」洪致文說明,在博物館新開張、或是有新車進駐的時候來客數會迎向高峰,但隨後卻會逐年下降,因為同樣的展品對遊客而言會失去新鮮感,因此持續更新才能讓參觀者源源不絕。而我國鐵道博物館未來能擁有保存多元車輛、自由調動展示車輛的特性,更顯得可貴。

20130728-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內展示之列車看板。(盧逸峰攝)
名古屋磁浮鐵道館內展示之列車看板。(盧逸峰攝)

「公園可以,文化資產為何不能?」

作為一位長期為鐵道文化資產奮鬥的鐵道迷,洪致文不但是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創始會員,也是現任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常務理事。洪致文也關注台灣各地鐵道文化的相關議題,例如搶救支線鐵路、彰化扇形車庫保存、台北機廠保存等文化保存運動,皆可見到他的身影。

洪致文說明,在都市開發時大多會預留公園用地,因為公園綠地能被大眾接受、是受人喜愛的設施,讓他不禁想問「既然公園可以,文化資產為何不能?」在洪致文眼裡,文化資產承繼了一個地方的發展脈絡,是難能可貴的資產,民眾應敞開心胸接納,使其能自然地保留在民眾的生活場域中。

「部部都是文化部。」洪致文也引用文化部長鄭麗君的這句話,希望對於文化的重視,能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裡。

20191111-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1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盧逸峰攝)
洪致文希望對於文化的重視,能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裡。(盧逸峰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盧逸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