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世界大戰下台牌如何求生?LINE TV執行長:不要做別人比你有資源的東西!

2019-11-03 12:13

? 人氣

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2日舉辦論壇,對談台灣OTT產業的發展與出路。LINE TV 執行長劉于遜在會上指出,「當別人比你有資源時,那個千萬不要去做」。(英雄旅程提供)

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2日舉辦論壇,對談台灣OTT產業的發展與出路。LINE TV 執行長劉于遜在會上指出,「當別人比你有資源時,那個千萬不要去做」。(英雄旅程提供)

傳統電視逐漸瓦解,影音串流平台陸續興起,包含Netflix、Disney+、Apple TV等巨頭無不摩拳擦掌,在此之下,台灣OTT平台以及影視創作者,該如何尋找出路?LINE TV 執行長劉于遜便指出,「當別人比你有資源時,那個千萬不要去做」,他們製作的內容會主打BL、靈魂交換題材,就是找到有明確需求,像腐女市場已經很穩固,但在影視上比較缺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球OTT訂閱戶數,在去年達到6.13億,超越有限電視的5.56億戶訂閱,Netflix今年第三季全球訂戶數達到1.58億,同時,Disney+將於11月中上線,包含超過7000部節目、500部電影,每年將投入10億美元,製作至少25部影集、10部電影,而Apple TV也將於超過100個國家、地區推出,OTT已經不僅僅戰國時代,進入名符其實的世界大戰,世界級巨頭無不磨刀霍霍。

對此,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2日舉辦「星際航海時代:時代變化下的製片角色」論壇,由公視企劃部經理徐秋華擔任主持人,邀請LINE TV執行長劉于遜、Catchplay內容籌製總監陳劭怡、台灣大哥大新媒體服務副總經理李芃君,對談台灣OTT產業的發展與出路。

「現在是影視創作者最好的時間點!」

對於眼前的世界大戰,劉于遜認為,現在是影視創作者最好的時間點,以前要成為導演、編劇、演員,要認識產業裡的導演、電視公司老闆,讓他們在主要時段播送,現在只要找到好故事,就可以跟在地團隊合作作品,在OTT大戰中,創作者就是軍火商,重新洗牌的過程需要大量嘗試,像他們的《靈異街十一號》,就找當時年僅26歲的洪子鵬執導,創作者現在有很多機會,甚至可以透過Youtube頻道,輕易地推到觀眾眼前。

但劉于遜也提醒,「當別人比你有資源時,那個千萬不要去做」,像LINE TV製作的內容會主打BL、靈魂交換題材,就是找到有明確需求,像腐女市場已經很穩固,但在影視上比較缺乏,靈魂交換則是以前中國很紅,現在不能做,所以才會鎖定,其實大家熟悉的製作方式還是在,但要知道目標觀眾是誰。

李芃君也表示,這對平台其實是最壞的時代,現在競爭太激烈,未來3年平台要賺錢很困難,像愛奇藝第二季虧損100億,但對創作者是最好的時代,曾經有個朋友從LA回來,看到所有工作室都歡騰一片,現在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大家都開始搶,花大錢要把資源搶下來,這個現象5年前也發生在中國,但現在風向改變了,內容創作者可以把握未來3年。

20191103-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2日舉辦論壇,對談台灣OTT產業的發展與出路。台灣大哥大新媒體服務副總經理李芃君。(英雄旅程提供)
台灣大哥大新媒體服務副總經理李芃君表示,這對平台其實是最壞的時代,但對創作者是最好的時代。(英雄旅程提供)

李芃君也指出,大家在講OTT都只講電影跟戲劇,但從數據可以看到,像是Youtube前10大點擊裡,有5個是跟電競相關,Twitch等電玩直播平台的流量,已經超過Netflix、HBO、Spotify等,現在年輕人最常用的平台是抖音,台灣直播市場的產值,2014年只有5億,到2018是120億,其中51%是17直播平台,另外是浪跟twitch,所以未來影音市場會是更大的大亂鬥。

對此李芃君呼籲,創作者要跨出同溫層去了解其他族群,現在是影劇合一的時代,甚至直播主、Youtuber也來開演唱會,大家可以看更多創作者的互動,這些都會是未來創作的靈感來源。

如何對抗OTT國際巨獸?她盼區域合作共製「亞洲特色內容」

陳劭怡談到,全球最大華語市場是中國,可以拍大製作,台灣則面臨市場規模的限制,但現在中國的影視審查,大環境對內容製作不利,這是轉機,同樣是華語創作的台灣,對於同志、黑幫、政治等敏感題材應該更積極擁抱,看能不能成為華語創作的掌舵手。

陳劭怡也以Catchplay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表示,未來希望能做IP輸出,比方說將台灣戲劇翻拍成東南亞版本,此外他們也有與韓國CJ娛樂合製內容,她談到,對抗OTT國際巨獸的一個可能方法,是在區域內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製作亞洲特色的內容。

20191103-影視工作室「英雄旅程」2日舉辦論壇,對談台灣OTT產業的發展與出路。CatchPlay內容籌製總監陳劭怡。(英雄旅程提供)
CatchPlay內容籌製總監陳劭怡認為,同樣是華語創作的台灣,對於同志、黑幫、政治等敏感題材應該更積極擁抱。(英雄旅程提供)

而從影集《紙牌屋》開始,Netflix透過大數據分析觀眾喜好、協助內容製作的故事,便有若OTT時代的神話,也令不少人認為,大數據是隨選隨看之外,OTT致勝的最大關鍵,此外,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前期曾透過大數據協助劇本開發,也讓各式對科技與數據的幻想,開始飄進影視圈,但對於數據能否實際幫助平台、協助內容產製,則是眾說紛紜。

「數據」能真的幫到平台和內容產製嗎?

劉于遜認為,數據不是可以主導創作,但能透過科技幫助編劇選擇題材、選角,甚至給予編劇意見回饋,當然大家都想要100%可以操作,但這違反世界,科技是在右腦全滿的情況下,怎麼用左腦輔助、修整,很多邏輯都是這樣開展的。

劉于遜舉例,像LINE TV主打的BL劇,目標觀眾是腐女,打中腐女才可以紅出去,所以要很關注腐女對角色的人物設定,甚至是所謂CP、攻受設定,所以在選角、創作時,會進到腐女社群裡去討論,讓觀眾在前期就可以參與。

李芃君則談到,MyVideo目前跟台大合作大數據研究,初步測試發現,若掌握數據夠多,命中率、轉換率會高到3倍左右,但她也坦言,很多人認為台哥大是電信公司,本身已經有許多用戶數據,加上平台的數據,能否像《紙牌屋》一樣操作?但她表示,中華電信就曾經算過,結果用戶最愛的是金城武,「但我們會想,這個不用算那麼久,大家都知道」,很怕結果推一推,其實大家本來都知道,或者是很貴、沒檔期。

20190818-電影、電視、電視劇、串流平台、紀錄片、影視、影音、多媒體。示意圖。(取自mohamed_hassan@pixabay/CC0)
李芃君認為,影音方面的數據,不能只靠機器跟數據引擎做推薦,要加上專家推薦,這樣的混合式推薦是最準的。示意圖。(資料照,取自mohamed_hassan@pixabay/CC0)

李芃君認為,影音方面的數據,不能只靠機器跟數據引擎做推薦,要加上專家推薦,這樣的混合式推薦是最準的,現在很多外部網站都有評分功能,或影音網站會對導演、演員做分類,加上這些外部資料後,再做測試比較容易產生可用的結果。

陳劭怡則表示,內容製作比較難前面成功,後面直接複製,Catchplay的數據比較是技術優化跟應用,她認為台灣的平台若都以電影為主,加上獨家播映比較難拿到,最後內容可能都大同小異,所以留住觀眾的重點,是在如使用者介面、推薦作品等周邊面向,目前製作上還是較以經驗法則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